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1年按比例支付。而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旧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时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资,但新的《劳动合同法》已取消此上限。
法律分析
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如果解除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提出的,会有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的,用人单位不会支付经济补偿金。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经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提前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其中第(二)种情况是“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36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第47条规定的补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六个月以上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根据劳动部1996年发布的354号文件《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24条规定,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劳动部1994年发布的481号文件《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5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有上限,最多不超过12个月的工资。而新的《劳动合同法》对此已不再有12个月的上限要求。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为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然而,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根据劳动部相关文件的规定,如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经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经济补偿金有上限,但新的《劳动合同法》已取消了12个月的上限要求。因此,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双方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协商,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特别规定第一节集体合同第五十一条【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第三十三条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