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后是否还需服刑?

2024-08-30 21:13:39

保释出来了只是暂时不羁押嫌疑人或被告人,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不会中断,仍会判刑。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超过6个月。发现不应追究刑责或期限届满时,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

法律分析

保释出来了只是不羁押嫌疑人或被告人,不会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发现嫌疑人或被告人犯罪的还是会判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拓展延伸

判决生效后,是否可以申请假释?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判决生效后,被判刑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申请假释。假释是指在服刑期间,根据罪犯的表现和改造情况,经相关机关审查批准,提前解除其剩余刑罚的一种方式。申请假释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如服刑时间、行为表现等,同时还需通过相关机关的审核。假释的目的是鼓励罪犯改造,重新融入社会。但并非所有罪犯都能申请成功,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机关的判断。因此,判决生效后,是否可以申请假释,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保释出来了只是暂时解除羁押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措施,并不意味着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中断。根据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期限有限,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在此期间,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仍将继续对案件进行调查和审理,如发现嫌疑人或被告人犯罪,依然会受到刑罚的判决。此外,根据刑法规定,判决生效后,被判刑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申请假释,但是否能成功申请需根据个人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