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的立案程序
1、成年人案件的立案在材料来源、立案条件以及立案程序方面与成年人案件立案程序是相同的。但与成年人案件立案程序相比,未成年人立案程序还具有一些不同之处。
2、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是指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遵循的法定原则、次序和方式,是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一种。在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指刑事被告人为14岁以上未满18岁的人的案件。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不同于成年人,因此应规定不同于成年人的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3、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特别程序
(1)对于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2)“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3)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他指定辩护人。
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应当遵循的特殊原则
(1)教育、感化、挽救原则;
(2)分案处理原则;
(3)法庭审理不公开原则;
(4)迅速简易原则。
根据有关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对未成年人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应当特别注意查明未成年人的年龄。传唤未成年被告人,可以通过其父母、监护人或托管人进行。讯问时可选择被告人熟悉的场所,使用其熟悉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对于未成年的已决犯,应当与成年犯人分管分押。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改造,应当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措施和方法,以便收到较好效果。
二、未成年案件起诉程序的注意事项
1、审查起诉时,要继续贯彻全面审查的原则,除了按照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进行审查起诉外,对应对侦查对象进行全面审查核实。
2、对不起诉的案件,并不意味着司法机关的工作到此为止。司法工作人员还要做好后继工作,并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做好帮教工作,这也是教育、感化、挽救原则的要求。
3、对未成年人案件的起诉工作应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负责未成年人案件起诉工作的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素质,除对法律知识要精通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4、起诉书的内容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性格特征及其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等加以说明。公诉词要对未成年人的个人情况予以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