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要求职工在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30天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的,工伤职工可在1年内直接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法律分析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拓展延伸
工伤后应当在何时进行伤残鉴定?
工伤后应当在受伤后尽快进行伤残鉴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工伤鉴定机构会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进展来确定最佳的鉴定时机。一般来说,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稳定、病情恢复期内进行,以便准确评估伤残程度和相关赔偿。通常情况下,工伤事故发生后,受伤员工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由用人单位协助联系工伤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及早进行伤残鉴定不仅有助于保护受伤员工的权益,还能为后续的赔偿和医疗安排提供依据。因此,工伤后应尽快进行伤残鉴定,以确保受伤员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结语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为职业病时,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直接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省级社保部门应负责工伤认定,但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申请,相关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后应尽快进行伤残鉴定,以保护受伤员工的权益,并为后续赔偿和医疗安排提供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