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艾灸保健的作用

2024-08-30 19:31:30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春季艾灸养生的好处有哪些?

1、温经散寒,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

气寒血涩,血液运行缓慢容易凝结而生病,对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温经散寒,保持血液运行正常。艾灸法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十分有效。

2、行气通络,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艾灸相应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强人体抗病的作用。

3、升阳举陷,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艾灸不仅可以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还可治疗卫阳不固、腠理疏松等症,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

4、拔毒泄热,调节机体功能

艾灸法只要使用得当,既能散寒,又能清热,对机体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5、防病保健,防病于未然

艾灸可温阳补虚,常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盛壮,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人体就健康;命门是人体真火的所在,为人之根本,常灸可保阳气充足;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的所在,

艾灸可使精血充足,从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方法

直接灸:直接手持艾条对准穴位熏灸。手持艾条没有隔物,艾灸的效果更好,缺点是不方便,费时费力,易烫伤。

间接灸:将艾柱与皮肤之间衬隔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附子饼不易找到,较少使用。隔姜灸适用于寒症,隔盐灸主要用于神阙穴。在人的肚脐,古代常用于强身健体。隔蒜灸多用于未溃之化脓性肿块,对肺系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温灸器灸:即是利用特制的施灸器械来作用于被灸部位,常用的有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棒。优点是固定在身上更加方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艾灸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春天养阳,在家轻松做艾灸

艾灸养生作用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艾灸养生作用,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养生3大作用

1.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传统中医认为,气血通畅,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艾灸疗法可以使高温透彻身体肌骨经脉,使寒冷的气血温暖起来,流动更加畅快。

2-驱寒寒逐湿,消淤散结

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能够迅速打开气结,消散淤血。正阳气进入体内,能够清除湿浊之气,散寒回阳。

3.温中补气,保健强身

艾灸疗法历来就被医家公认为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更多的人体正气,能提高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具有良好的补益强身的养生功效。

艾灸正确养生方法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

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

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

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

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四季养生方法?

艾灸是一种廉价简单安全的养身保健方式,手法温热温和,坚持才能见到效果。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艾灸四季养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四季养生

春季

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气候开始回暖,忽冷忽热,存在昼夜温差,适合大多数肛肠疾病患者艾灸的时节。

取穴:内关穴、中脘穴、足三里穴

灸法: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春季以养肝为主,肝主木而脾胃主土,而木旺则土衰,故容易出现肝火旺,内分泌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打乱肠道正常蠕动节奏,出现肠鸣、不消化、腹胀、腹泻五更泻等现象,故选取这三个穴位可以疏肝健脾,调节功能紊乱失调症,促进肠道蠕动,提高工作效率。

夏季

夏季气温炎热易中暑,体内酶活性降低,胃肠道蠕动缓慢,食欲下降。而臀部是不易散热的部位,汗液更是让肛肠疾病患者难以忍受。更适合体质偏虚者艾灸。夏季是痔疮的高发季节,但也是痔疮的治疗好时节。

取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下巨虚穴

外膝眼犊鼻下三寸为足三里,下6寸为上巨虚穴,下9寸为下巨虚穴

灸法: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夏季主心,属小肠,下巨虚为小肠下合穴,体质偏虚寒者可以加神阙穴、中脘穴、关元穴等腹部相关的穴位。腹痛患者可配合天枢穴。综合上述穴位可以健脾开胃、促进肠道蠕动,润肠通便。

秋季

“天凉好个秋”,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保暖则容易引起腹泻。同时气候干燥,也容易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的症状,秋季也是痔疮的高发期。

取穴:腹泻特效穴天枢穴、上巨虚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

灸法:只灸一个穴位时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若是多个穴位则每穴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秋季主肺属大肠,秋燥易伤肺而伤大肠,肺气不宣,影响大肠蠕动,容易引起便秘,上巨虚是大肠下合穴,理气通腑、健脾和为、缓解肠鸣腹泻便秘等各种肠道疾病。经常艾灸或按揉此穴,肛肠脾胃功能会大大改善。

冬季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各个组织机能活动减少,一般人都适合在此季节艾灸。

取穴:神阙穴、命门穴、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

灸法:隔姜灸,15~20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生姜能可以***胃液分泌,加速血液回圈,促进消化,可治疗各种炎症,能有效治疗由寒凉引起的腹痛、腹胀、呕吐等疾病,但是因为生姜偏干燥,若在干燥冬季进食则会加剧人体水分的流失,故可以在艾灸时加入生姜,以此换方式发挥生姜的作用。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姜片厚度硬币大小,艾灸前在姜片上扎几个小孔以方便传热。

艾灸的养生作用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溼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区域性面板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面板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面板,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面板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清代***洛著《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溼……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意思说:艾绒制成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

要使身体健康平安,常灸足三里穴,勿使灸疮干燥,结痂愈合,这是古代医疗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又如灸风门穴可预防感冒,常灸曲池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大椎穴、脾俞穴、肾俞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都可以起到保健作用。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明,灸法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成分,增加白细胞、血色素、红细胞数量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溼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用于灸法,其功效确非我们意想所能及的。艾火的温热***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灸法也和针法一样,能使衰弱之机能旺盛,也能使亢进之功能得到抑制。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春天艾灸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春天艾灸的好处:

一、可以有效的调理气血,有助于补肾固精。

二、可以有效地治疗腹泻以及腹痛的患者。

三、对于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四、适用于治疗目眩耳鸣的患者。

五、有效的祛痰祛湿,有效的治疗头痛。

六、可以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七、可以有效的疏通气血,改善血液循环。

春天艾灸的坏处:

容易引发呕吐,恶心。

扩展资料:

春天阴雨绵绵,空气中湿度高,湿气容易入体,造成身体湿气重,引起一些疾病,因此,春天的时候要尤其注意预防湿气入体。湿气似乎称得上是“万恶之邪”。

湿邪与潮湿气候及饮食习惯不无关系。喜欢吃生冷食物、冻饮的人,脾胃的运化功能(包括营养运输、消化及吸收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令体内多余水分难以排清,形成“内湿”。再加上气候潮湿,如果家近山边,也会形成“外湿”。

还有就是洗头、淋雨了等等都会引起湿邪外侵。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最需要的是生长、通畅、朝气蓬勃,最怕受到压抑。一旦被湿气压抑,人体健康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灸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春天养阳,在家轻松做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