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与五脏的关系是什么

2024-08-30 19:29:35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四季养生知识

1、春天,万物生发向上,处于复苏过程之中,于五脏属肝,适宜升补,以调肝柔肝、顺应肝脏升发元气。

  2、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喜凉,这时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以养心清火扶脏祛邪。长夏,于五脏属脾,宜淡补,可选用药膳苡仁猪蹄等。

  3、秋天,气候渐爽但时有燥邪,这时于五脏属肺,适宜平补,以益肺润燥。

  4、冬天,气候寒冷,人体收敛潜藏,这时于五脏属肾,适宜温补,以原味滋肾填精、温而不燥。

中医里的五脏怎么对应四季

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想出长夏来弥补,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长夏就合乎五数。   长夏是指在春夏秋冬换季的最后18天,这是中医学的范畴。《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就是说脾主长夏,既每季的最后18天。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长夏应脾而变化”。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   又,长夏指阴历六月(农历六月),夏季最后一个月份。读音为cháng xià[1]。   《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素问·藏气法时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   此时气候最为潮湿,乃因多阴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由脾所主。《中医大辞典》云:“长夏,农历六月。《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   五时之长夏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四时,依次序而循环,季节气候则由温、热而转寒、凉,自然界万物赖以生、长、收、藏。为何一年四时之中又有“五时(长夏)”之称呢?此乃出于理论需要,为了与天之五行、人之五脏等相配而构建的庞大的五大系统使然。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王冰注云:“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行(五)时之胜也。”恽铁樵《群经见智录》:“《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藏,其来源于天之四时。藏有五,而时仅四,故以六月为长夏,以配脾。”   检阅先秦、汉之古籍,并未见“长夏”之名称,却有“季夏”之名称,如《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战国时期的邹衍云:“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春秋繁露·五行对》:“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四时中增加了季夏而成为五时。   长夏,首见于中医经典《内经》之《素问·金匮真言论》篇,并在《内经》全书见27次,却是由邹衍“季夏”一词演变而来。时贤孔德立《先秦诸子》说道:“‘季夏’的出现,是邹衍对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个创举,解决了土德在四时中不占具体位置的缺陷。”   五行学说引进医学时,为了与脾、土、湿相配合,故《内经》的作者,将季夏换成了长夏,是五行学说引进医学成熟的标志。长夏的来源,实由五行学说推演派生而来,即为了配合自然界之五行---木、火、土、金、水,此完全是出于理论的需要,牵强附会明显。   长夏的词义当如王冰所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六节藏象论》次注)又说道:“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藏气法时论》次注)即“长在夏中”。   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在五气属湿,在五脏属脾,在五体属肌肉。《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六月,指阴历六月,亦即农历六月,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最为潮湿,乃因多阴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故由脾所主。   长夏虽由脾所主,但从时间来说却又不尽合理,时间搭配不均匀。长夏是从夏季分出的一个月,夏季则是二个月,而春、秋、冬则各为三个月。这样一来《内经》的作者,为了均衡这个时间,又云“脾不主时”,即在每季之末各匀出十八天由脾所主。18×4=72天,3个月-18天=72天,如此则每季皆系72天。《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   此“脾不主时”则是受当时阴阳、五行、五方、四时学说之影响嫁接而来。   《管子·五行》:“日至赌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七十二日而毕。”、“赌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受此影响,邹衍则创立了“五行相生的四时教令思想”,推荐给当时的统治者。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土居,为(谓)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气也,犹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是故圣人之行,莫贵于忠,土德之谓也。人官之大者,不名所职,相其是也;天关之大者,不名所生,土是矣。”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日冬至,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气燥浊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气惨阳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气惨淡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七十二日,复得木。”1. 《辞海(缩印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69页“长夏”词条

四时五脏

自然界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此与人体五脏功能系统是收受通应的,并进而构成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整体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就是阐明这一观点的。自然界的东、春与人体肝系统收受通应;南、夏与心系统收受通应;中、长夏与脾系统收受通应;西、秋与肺系统收受通应;北、冬与肾系统收受通应。以此反映出了人与自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中心内容,它同时也体现出了生命的对立统一观、生命的运动变化观及人与自然的统一整体观。这些观点贯穿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又说:“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四变之动,即四时气候的变动;脉与之上下,也就是人体脉象随四时相应而上下变化,即“春日浮,夏日在肤之类。

如果脉不应四时,则可以根据五个功能系统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预测死亡的日期。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就是“四时五脏阴阳”理论贯穿在诊法中的体现。

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等四时养生方法,也是“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在养生方面的运用。

总之,《内经》理论体系之学术思想,是受着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影响的。“精气学说”的渗透,不仅确立了《内经》理论体系的唯物观,而且还奠定了气化生理学基础;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的运用,也促使了中医方法学的建立!以统一的观点、联系与控制的法则,来探索生命的奥秘、分析解释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的规律、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等等,以此为中医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脏与四季有关系吗?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

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旺于四时。

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扩展资料: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

五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五脏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精神情志因素又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脏象学说,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加上六腑的配合,把人体表里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