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多雨如何养生祛湿

2024-08-30 19:21:00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雨水养生除体内的湿气有什么方法

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那么雨水养生除体内的湿气有什么方法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目录

雨水养生除体内的湿气有什么方法

雨水养生吃什么菜

雨水养生要点

雨水养生除体内的湿气有什么方法

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第3招:避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第4招: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雨水养生吃什么菜

西红柿、白萝卜提高免疫力

中医特别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与现代医学中的提高免疫力有很大相似之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帮助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构成抵御呼吸道感染的屏障,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多摄入维生素C对冬春时节因多风和气候干燥引发的鼻子出血等症状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白萝卜、青椒、西红柿、卷心菜、油菜、芹菜、柑橘、草莓等果蔬都是富含维生素C的温性食物,这一季节不妨多吃一点。

冬春换季时节虽然气候转暖,但仍不稳定,因此,还需要增加热量摄入。一般来说,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是补充热量的最佳食物,比如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奶制品等,所含的都是优质蛋白,不仅能产生热量,还是组体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物质,能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体质较弱、容易感冒的人也可多吃大枣、山药、小米等健脾益气的食物,同样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韭菜、羊肉可生发阳气

中医认为,冬春换季时节是阳气上升的季节,按照“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此时要特别注意养护人体的阳气,多吃葱、姜、蒜、韭菜等温性食物,不仅能祛阴散寒,还有杀菌防病的功效。葱里含有的葱辣素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经常食用可以预防感冒;大蒜中也含有一种杀菌力很强的大蒜素,能杀灭多种病菌,提高免疫力;韭菜更是冬春换季时“养阳”的佳肴,不仅有调味、杀菌的功效,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钙、磷等,营养非常丰富。此外,冬季大家爱吃的羊肉等温补肾阳的食物换季时也可以继续食用。

与此相对,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要少吃,以防止阻碍体内阳气生发。需要提醒的是,常被咽喉干燥、口臭、便秘等“内热”症状困扰的人,不宜过多食用温性食物,可适当吃点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莲藕、百合、萝卜等。

雨水养生要点

防“倒春寒”春捂要恰到好处

雨水节气是春节里面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节气,因为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如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雨水”湿气重健脾祛湿食芡实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贵如油的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比如芡实莲子苡仁汤。

准备养阳睡前摩腹加提肛

民间有句俗话叫“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很多读者朋友会觉得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晚上睡觉不再像冬季那么冷了,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此时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时间,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多人睡眠不好都是因为阳气没有养护好,比如阳虚怕冷睡不着还多梦。

春季阴雨天湿气重,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达到祛湿补气的效果吗?

春季阴雨天湿气重,如果想要达到祛湿补气的效果,那么女性朋友们就要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也可以采用运动的方式祛湿,第3点也可以通过比较传统的治疗方式,就是拔罐祛湿,效果非常好,深受国内外人民群众的喜欢。不过每一个人在平常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的时候,多穿一些厚衣服。

一、调整饮食习惯

春天的阴雨天气确实比较多,很多中老年群体到了这个时候身体就会发酸发胀,疼痛难忍,身体湿气比较严重,也会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要总是吃一些不太健康的食物,少吃油炸类食品和一些脂肪比较高的食物,水果蔬菜当中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高,也都是大家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次一些粗粮食品的祛湿效果非常明显,例如薏米粥,小米粥,白扁豆等等。

二、通过运动祛湿

运动的方式方法也比较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是身体素质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平常出去跑步或者是踢足球,打篮球,都能够促进身体排汗,所以就会将体内的湿气排出体外,而且也能够促进气血流动,改善气血,每天坚持散步或者是跑步,都会让大家维持身体健康。

三、拔火罐祛湿

越来越多的人比较关注养生方面的知识点,拔火罐也是非常常见的传统祛湿方法,如果身体比较难受的话,那么就可以去专业的中药馆进行拔罐,非常轻松,舒缓经络。虽然身体表面留下一些拔火罐的痕迹,但是这也是容易的,很多国内外的运动员也都喜欢这种拔罐方式,治疗效果很好。

谷雨前后雨水多,建议多吃这4种食材,利水祛湿,舒心过春天

导语:谷雨前后雨水多,建议多吃这4种食材,利水祛湿,舒心过春天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里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谷雨前后雨水多,对农作物的生长很有帮助,但对于我们来说,就需要多吃些除湿食材,建议多吃这4种食材,利水祛湿,常吃对身体好,舒心过春天,健康迎接夏天!

一、薏米

薏米有健脾利湿、清热排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去除体内的湿气,建议谷雨前后多吃些薏米。薏米可以煮粥可以煲汤,多变花样做着吃,比如薏米排骨汤、薏米银耳汤等。

推荐食谱:冬瓜薏米排骨汤

准备食材,分别有排骨、薏米、冬瓜、百合,其中排骨、薏米、百合分别加凉水浸泡,排骨为了泡出血水,浸泡期间勤换水达到去腥的目的。

薏米、百合至少泡两个小时,泡软后才好炖。再切几片生姜和一些葱段待用。

排骨泡过后清洗几遍,捞出放进锅内,加足量清水和一勺料酒,大火煮开,有浮沫时立即撇掉,然后捞出用温水洗净。

接着排骨放进砂锅内,再放入薏米、百合、切好的冬瓜块、生姜片、葱段、开水、盐,盖好盖子大火炖煮。

煮开后调小火,炖煮到排骨熟透即可。

二、冬瓜

冬瓜有利水祛湿的作用,如果体内湿气重,建议适当多吃一些。冬瓜可以做汤,可以炒菜,都挺不错,比如番茄冬瓜汤、红烧冬瓜等。

推荐食谱:红烧冬瓜

准备一块冬瓜,去皮去掉最里面的瓤,清洗后切成小块。切点干辣椒段、葱花待用。

锅内加油,烧热后放入干辣椒、葱花爆香,再倒入冬瓜块翻炒,炒均匀后加盐、生抽、老抽、白糖翻炒。

然后加适量水盖上盖子焖煮,焖到冬瓜熟透,最后大火收汁,红烧冬瓜就做好了。

三、山药

山药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常吃山药对身体非常有益。山药的做法非常多,可以炒、可以蒸、可以炖,而且可甜可咸,想怎么做都好吃,比如黑木耳炒山药、蒸山药肉饼、山药炖鸡汤、蓝莓山药泥等。

推荐食谱:蒸山药肉饼

准一小块猪肉,剁成肉末,加姜末、葱花、盐、胡椒粉、生抽、老抽搅拌均匀,腌制十分钟。

铁棍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稍微有一点厚度的片,全部切完后摆进盘内。

给盘子中间放上肉馅,再给肉馅中间挖个窝窝,打一个鸡蛋或者鹌鹑蛋。

放进蒸锅后大火蒸十五分钟,蒸熟透后取出,淋少许味极鲜即可。

四、银耳

体内湿气重的人可以常吃银耳,它有利水祛湿的作用。银耳可以炒,可以凉拌,可以煮汤,比如芹菜炒银耳、银耳炒鸡蛋、凉拌银耳、紫薯银耳汤、红枣银耳汤等,没有吃过炒或者凉拌的朋友可以试试。

推荐食谱:银耳炒鸡蛋

准备几样食材,分别有银耳、鸡蛋、莴笋。干银耳要提前浸泡,加凉水泡一天或者一个晚上,完全泡发为好。去掉根部后清洗干净,撕成大块待用。

鸡蛋打进碗内,加少许盐搅散,莴笋去皮洗净,切成薄片。再切少许蒜末和少许红椒丁。

锅内加油,烧热后倒入鸡蛋,炒大块盛出。

留底油加热后放入蒜末、红椒丁,爆香后倒入莴笋、银耳翻炒,炒均匀时加少许清水,盖好盖子焖两分钟。

时间到后倒入鸡蛋,加少许盐、鸡精快速翻炒均匀即可。

多雨天气该如何进行防病保健呢?潮湿天气有哪些养生攻略?

很多地区会连续下雨,每次下雨的时候,空气中和食物中都会滋生很多细菌,如果人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吃了含有细菌的食物,就会让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尤其是肠胃问题,那么多雨天气该如何进行防病保健呢?潮湿天气有哪些养生攻略?

1、多雨天养生攻略

一、穿衣宜选透气性佳质地

女性尽量不要穿超短裙,以防膝盖受寒导致风湿病。衣物宜选择质地轻柔、干爽、透气性佳的面料。

研究显示,亚物能调整人的经脉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作用。由于亚麻的纤维是中空的,富含氧气,使厌氧菌无法生存,抗菌性能良好,是很好的适合多雨季节穿着的面料。市场上出售的优质纯亚麻布价格较高。亚麻布大都以麻絮织成,纤维较短。个别商家把半亚麻布、棉麻布混同亚麻布出售。因此购买时要注意看好质地。

二、饮食调养祛湿防病

多雨潮湿的季节很适宜肠道病菌和霉菌生长,因而极易诱发夏季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泻等。果蔬一定要洗干净后再吃;隔夜饭最好不吃;不吃直接从冰箱中取出的食品,应等其温度回升或加热后再吃。

饮食应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南瓜等食物,同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同时,可以选择一些除湿的食物,如薏仁有健脾利湿、补肺清热等作用;丝瓜、木瓜可以通络去湿;马齿苋可去肠胃湿邪;竹叶、荷叶、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湿;多吃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苦味食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少量食用辣椒也有助排除体内湿气。

三、住处注意通风有助防病

夏季本身空气潮湿,加上雨水增多,室内空气潮湿。一些家庭在使用空调后,不注意通风除湿,导致室内湿气过重,久而久之可能诱发风湿疾病。

相对干燥的环境无论对人体还是食物都更有利,因此夏季无论是否下雨,都应该经常开窗通风除湿气。在南方夏季经常遭遇室外大雨,比室内还湿的情况,此时大家可以关窗开风扇(别对人吹),维持空气的流通,也能给室内除湿,避免关节受潮,预防关节炎。

晚上睡觉前要关上窗户,或将窗户开一窄缝,拉上窗帘,睡觉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

四、外出需注意闪避雷暴危险

多雨天气人的情绪易焦躁压抑,如天气状况稍好,可外出运动以改善调节情绪,避免诱发抑郁症、焦躁症等心理疾病。外出时遇到暴雨,要尽量避免涉水淋雨,如遭遇雷暴天气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应远离树木、桅杆及水面,寻找低洼地带双脚并拢采取蹲坐姿势,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

2、在空旷场地也不要将金属骨架的雨伞扛在肩上;

3、雷雨天气时不宜使用、接触电器设备;不要太靠近高大建筑物外墙(一般要保持3米以上距离);

4、回避湖泊、池塘等有水的地方以及孤立的茅草棚、茅屋、凉亭等易受雷击的建筑,最大限度避免雷击灾害。

温馨提示:天气热人们就喜欢呆在家里,喜欢吹着很凉的空调,一旦屋外天气稍微闷热,这样出门是很容易引发中暑或者感冒等疾病的。哪怕是开空调在家温度应该控制在24度左右!

2、防病方法

1、呼吸内科:春季感冒、哮喘发威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朱晓莉: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低的人很容易感冒。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专家支招: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2、消化内科:倒春寒,老胃病易发作

消化科主任医师陆枫林: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

专家支招:近来接诊的很多患者都是受凉后“老胃病”发作,所以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在饮食上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运动要适量,不宜大量运动出汗太多。起居规律,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

3、心内科:气温骤降,心脏很受伤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由于早晚温差较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人明显增多。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气寒冷时,应减少户外活动,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另外,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专家支招: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4、神经内科:初春时节脑梗挺可怕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郭怡菁:春季是脑梗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在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的重要原因。

专家支招: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症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中风急救分秒必争做到三早: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