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秋季养生需要注意哪些
中医历来都有有秋季养生的传统,按照中医理论,自然界,从五行来分,秋季主燥,从阴阳来论,秋季为从温到凉,阳气有个渐变,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风秋雨飒飒而至,深秋的天气渐渐转凉,所以这个季节养生主要是针对凉燥。
以下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几个方面谈谈秋季养生的应注意的问题。
1、秋季衣着要寒温适宜
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传统上有“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渐渐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初秋时节,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而随着气温的下降,适宜的冷空气刺激,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提高机体对低温的适应力。但是,“秋冻”的方法适合青壮年体质较好的人群,而那些体弱者,或者老人儿童,还是应该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是要注意,秋季不宜赤膊露体,以防寒凉之气从肌肤侵袭人体,伤及阳气。
2、秋季锻炼要保护阳气
秋天的季节,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适当早起,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纳新,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后我国大部地区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个季节一天内温差较大,夜间要适时增加衣被,防止秋季寒夜的伤及阳气。从中医意见讲,秋天又是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循序渐进,当周身微汗既可,以使精气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3、秋季进食以温润为宜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种蔬菜水果上市,应当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如百合,山药,荸荠、栗子、胡桃、花生、芝麻、蜂蜜、红枣、苹果、梨,柑橘等,另外,莲藕、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及各种菇类,也很适合进食。既可润肺,又能调和脾胃。同时,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所以饮食上也有“秋宜温”的主张,也就是说秋天应当避免避免吃过于寒凉的食物,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那些脾胃虚弱的人,要注意腹部保暖,也可以加热进食蔬菜水果。
4、预防抑郁要情绪乐观
中医认为,七情不畅,百病丛生,秋季也是人们抑郁焦虑多发季节,所谓“多事之秋”就是指的这种情况,那么调解情绪,也是秋季保健的重要方面,胸怀坦荡、处事泰然,开朗乐观的处事态度,对于预防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与复发有很重要的意义。
5、关于秋季进补的问题
“补”,一般是针对“虚”来说的,每种进补品都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不是每个人都适宜进补,更不能觉得补品越贵越好,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补品也是不同的。有些价格昂贵的补品,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应实用有效为原则,即老百姓说的“缺啥补啥”。秋季进补,就应针对凉燥进行,温润为主,不宜过于燥热,也不宜大补,中药滋补品种类较多,性能各异,进补之前,应先辨明气血阴阳及体质亏损的差异,针对性的补品,方能收到良好效果。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乱补,人家补啥自己个跟着补,结果影响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不但无法增强体质,还可能加重病情,即使身体很虚需要进补的人,也要循序渐进,最好是先调理,后滋补。
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关键时期,秋季该如何养生的?
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阴阳的代谢开始从阳消向阴长过渡的过程。秋季养生,应当从精神情志、饮食起居两个方面做起。
一、精神调养
1、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
秋天是宜人的季节,秋高气爽,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时间减少,气温开始下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慕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尤其是感性的人,尤其是多愁善感的“文人雅士”。
中医认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意思就是说悲忧易伤肺,尤其是秋天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容易伤肺。
尤其是肺气虚体质的人,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因此,在秋天更加容易产生悲忧情结。
2、保持乐观
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我国古代民间有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也是情志调养方法的一种,通过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消除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二、起居调养
1、早睡早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什么意思呢?简单点说就是,秋季的起居作息要根据四时变化相应调整。如何调整呢?早睡早起,鸡鸣就起。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这是一个由阳转阴的过程,阴长阳消。早睡则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则使肺气得以舒展。
2、着装变化
初秋时节,暑热未尽,凉风初至,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闻天”的情况,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添衣。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应注意及时增加衣服,尤其是体弱的老人和儿童,更加应该注意以防着凉感冒。
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秋分养生,养护阳气从这几点着手
#秋分#中医认为,秋分节气之后,人体潜藏阳气的能力,会逐渐收敛,阴气渐盛,人体阳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因此,中医养生需要顺应自然“收”的特点。要收敛阳气,以防阳气耗损,也需扶助阳气,增强机体抵抗力。
注意起居,养护阳气
很多人会有秋乏的感觉,就是因为你的阳气在逐渐减弱。
这时就需要扶阳,从而养神、养筋。阳气足了,精力才会旺盛,神清气爽,浑身轻松。
秋分之后,阴气渐重。
◆经常熬夜,易伤及人体阴气,故要调整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以适应阴阳消长的变化。
◆居室多开窗通风,注意空气流通,但不可开窗而卧。及时收纳夏季使用的凉席、电扇。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时节。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调动人体的阳气,以缓解秋乏。而且可以改善恶劣心境,以改善秋悲。但这个季节阳气处于收敛的阶段,故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耗损阳气。
秋凉易伤表,从秋分至霜降,天气渐冷,凉风习习。
中医认为,寒凉之邪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而肺既与人体肌表相通,又为邪气易侵之脏。
故寒凉之邪易侵袭肺脏及肌表的阳气,而出现恶寒、发热、鼻塞,甚至伴有咳喘等症状。故此时要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切不可一味追求“秋冻”。
锻炼后切勿穿着汗湿的衣物在风中逗留,以免寒凉伤身。
秋天万物凋零,最容易让人产生悲忧的情感。
悲忧是人们正常的情绪变化,中医认为是肺的生理功能的体现。对于外界刺激耐受能力较差的患者,就容易引起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发作。从而出现心境低落、意志活动减退等症状。
《黄帝内经》中告诉人们在秋季时,精神情绪要保持平静、安宁,要控制自己的心情,让它平静自然舒缓。
良好的情绪是治病的良药,不良的情绪是致病的因素。
这样也能缓解秋季萧条之景对情绪的不良影响。
预防秋燥是秋季饮食不变的主题,但秋分的“燥”属“凉燥”。寒冷的气息会与燥热相结合,从而出现恶寒却没有汗水、鼻塞且咽干、经常咳嗽但是却没什么痰液。因此在饮食上应多食温润的食物以防燥,如杏仁、蜂蜜、熟梨等。
另外,补充水分也是必须的,以温开水为佳,坚持多喝水,每次的量可以不大,频频引入,千万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秋分马上到,你准备好了吗?祝你时时平安、季季健康快乐!
中医秋季养生5大要点,助你远离秋乏,安然入冬!
中医学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极其丰富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顺时养生”。正如《灵枢·本神》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秋季是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俗话说“一层秋雨一层凉”,夏季的炎热逐渐退去,秋高气爽,风高物燥。此时养生的总原则是“秋冬养阴”。只有顺应秋季节气的特点,才能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活力。
1.秋季养“收”,亘古绵长
《素问·四气调神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这里“秋三月”是指从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至立冬的前一日。《黄帝内经》指出,秋季3个月是从容平定的季节,天气渐寒,地气清肃。人们应早些睡,早些起,可以鸡的作息为标准。精神必须安静,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这样才能适应秋气,调养好“收”气。
《管子》云:“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句中“收”字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指时至金秋,万物成熟,果实累累,是收获的季节;二是指秋季千树落英,万花凋零,是敛肃的季节。从气候特点来看,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气候特点表现为温度仍然较高,故有“秋老虎”之说。但白露之后,北方寒气逐渐南下,秋风瑟瑟,气候逐渐由热转寒,早晚温差较大,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此时,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之阳气,凡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调摄皆须遵循“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