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的五条线和四个间一共构成了9个音位。
五线谱由五条平行的“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是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由于五线谱只有五线加四间共9个音位,因此在谱表上无法记录更高或更低的音,这就需要通过加线和加间来进行扩充。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
五线谱优势与缺点
相对于简谱,五线谱的优势是在视觉上音的高低有明白的显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很容易识别,视觉非常清楚;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都是五线谱。
可以说五线谱是音乐中的“世界语”。但除基本谱表的五条线外,上、下方常会出现繁杂的临时加线,谱号后面及谱中,还有密密麻麻的调号或临时升降记号,不同音组的同一音处于不同的位置,缺乏规律性,初学者使用起来十分困难,需要长时间反复练习。
五线谱的起源及发展
由于音乐是一种瞬间发出,瞬间消逝的时间艺术,为了演奏唱,欣赏,学习和保存之需,乃产生将其转化成空间的,视觉的乐谱形式的表现方式,包括符号,文字,数字,图表或其他特殊的物质记号外的各式各样记谱,均具备音乐要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如音高(乐音的绝对或相对高度),音值(乐音或休止的绝对或相对长度),主题(旋律型或动机),和弦,乐器演奏法,强弱,速度和表情等等。
从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将把音乐记下来或写下来的记录方式,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六世纪到四世纪之间的古希腊时期。古希腊人所发展出两种字母记谱的方式,是以字母文字(letters of the alphabet)和类 似字母的图形(graphic signs)代表音高与音值,分成记载声乐旋律的声乐谱和记载器乐旋律的器乐谱。
六世纪时,罗马教会修士包厄修斯(Severinus Boethius, 480-542)援用古希腊的字母记谱方式,以拉丁文字母 A 至 P 来代表自然音阶上的两个八度。虽然,七世纪时的音乐理论家圣依西多禄(Saint Isidore of Seville,560-636)曾指出音乐是不可能被标记出来的。但是,九世纪中期开始出现一种用以咏唱葛丽果圣歌(Gregorian Chant)的符号记谱方式,称之为「纽姆」(neumes)。
此字源自希腊语「πνεμυα」(neuma),原是点头及记号之意。当时圣歌的曲调主要以口头的方式进行传授,显然运用纽姆作为对于记忆中的曲调之联想手段。然而, 这些记在经文歌词上方表示旋律线的上行(/)、下行(\)或连接(^ )的纽姆,仅在于指示出圣歌曲调的方向,却无法标示出实际音高,而有其诸多不精确之处。
十世纪时开始运用线谱(staff notation ),以使圣歌旋律的轮廓与音程的关系能更清晰地表现出来,音高亦能明确地标示出来。从最初画一条红线代表「f」音,逐渐发展到两线、三线和四线等不同颜色的线条,表明四个固定的音高。
十一世纪时,修士桂多·达·阿列佐(Guido d’Arezzo, 995-1050)开始以四线三间的谱表记载葛丽果圣歌,线与间之间代表音程上的二度,线与线或间与间则表示三度音程,为现行的五线谱奠定基础。
五线谱起源于哪个国家
五线谱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用A、B、C……等字母表示。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这是五线谱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