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相助架桥梁,真心为民办事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评委,下午好
我是来自区社区的劳动保障协管员。我演讲的题目是:倾心相助架桥梁,真心为民办事实。
在演讲之前,请允许我先讲一个本人亲身经历的事。一次,乘公共汽车,车上发生了争吵,一位中年男子占着“老弱病残孕”专座不让,丝毫不理睬边上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当乘客中有人指责该男子时,他竟然骂骂咧咧,出口就说“我下岗,谁来管我谁来让位子给我”车厢里一时间都安静了下来,不愿再与这位男子计较。……
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情,但在我一个劳动保障协管员的心里,却总感到不是滋味。
老百姓要安居乐业,根本前提就是实现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许多下岗失业人员,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迫切需要帮助。他们仅靠领取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或“低保”补差维持生活,成为城镇中最为困难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促进再就业,去除心态不平衡和消极情绪,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维护社会稳定,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可以说,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
在工作起步阶段,街道的领导给了我热心的帮助,鼓励和支持。特别是我在走访建档登记造册的工作中,必须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要对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情况尽量做到“四清”,即家庭情况清,经济收入清,技能水平清,就业愿望清。另一方面,社区建立用工岗位信息库,充分利用各类社区资源,广开渠道,广交朋友,多方联系,获取就业信息。在我们社区日常工作中,特别注重那些社区的企业单位经理,私人业主及居民家政需求信息的积累,并将这些信息输入到我们社区服务中心信息库中,为日后帮助再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社区周XX、张XX夫妇,两年前双双从工厂下岗。更为困难的是,夫妻俩一个患有肝炎,一个有风湿病,不能干重活。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家境困难可想而知。社区领导知道后,决定把这一家作为重点帮困对象。为他们介绍工作前前后后跑了有十多次。但用人单位一听“肝炎”一听风湿病,双手一摊,爱莫能助。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气馁,在偶尔的一次居民来访当中知道对方是一位企业老总,我们就及时把周XX夫妇的情况告诉了他,没想到老总当时就说让他们明天就去单位面试。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由于我们的锲而不舍、我们的努力与真诚,终于使他们夫妇俩实现了再就业,并且通过多方协调,他们的女儿也办理了特困生的手续,减免了学杂费。
近几年,随着苏州市XX的大开发、大动迁,大批征土失地人员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他们就业愿望强烈,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增多,压力加重,难度加大,要求增高。
55岁的顾XX一家,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妻子双目失明,基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女儿又在苏州XX工技校上学,每年学杂费、生活开销少说也得好几千元。就是这样一个城镇最低低保户,当初仅有的财产就是三间平房,破旧不堪。社区领导多次协商研究,为解决顾XX就业问题奔波忙碌,而我作为一名社会劳动保障协管员也参与其中。大家想方设法,寻找门路,终于为顾XX这位五十五岁的失地农民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岗位。尽管生活仍比较困难,但他们一家三口终于有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希望。
像顾XX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43岁的沈XX,大字不识一个的失地农民,左手残疾,生活没有着落,58岁的夏XX,丧偶,一个人要抚养一儿一女两个上学的孩子。对他们的生活困难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论刮风下雨,不管寒冬酷暑,心里放不下的就是他们那焦虑的神情,更为孩子们为生活,为求学而充满期盼的眼神而感到沉甸甸。安排一份保洁员的工作,尽管不起眼,但在我看来,都无比欣慰。尽管换来的也许只是一句轻轻的“谢谢”。
从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已有三年,今年以来,我又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劳动保障协管员,个中滋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工作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时常遇到一些失业人员、用工单位的误解与非议,又让人感到满腹的委屈,有时甚至动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随着对国家劳动保障进社区及充分就业政策的理解,看到更多的失业下岗人员就业、再就业的笑脸,还有领导、同事的关心与鼓励……我越发感到自己从事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越加觉得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
一位哲人说得好,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每当我看到社区一个又一个失业人员,重新获得就业的机会,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满足,仅仅去年一年,我们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