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鲫的外形特点

2024-08-23 00:11:38

蓝眼鲫

蓝眼鲫的豢养难度没有大,只消赋予宁静的水质,蓝眼鲫便能健壮生长。假如你想要豢养蓝眼鲫的话,怎么样选买也是一门常识,瞅游姿和颜色是判决蓝眼鲫十分要害的尺度。

蓝眼鲫的体色为漂亮的银白色,眼睛受光彩的照耀,其下半局部闪耀着青绿色的光泽,所以称之为“蓝眼鲫”。背鳍为白底而有一庞大的乌色雀斑,是一种十分漂亮的小型鱼。雌鱼的腹部较大,尾鳍为黄色,而雄鱼身材修长,尾鳍较红,可加以辨别。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大眼灯鳉如何繁殖?大眼灯鳉的饲养环境

大眼灯鳉如何繁殖?大眼灯鳉的饲养环境

大眼灯鳉如何繁殖?

蓝眼鲫产卵通常在清晨进行,多产卵于水草丛中,产卵数量多在几百粒左右。亲鱼有吃卵的习惯,产卵后需将亲鱼移走。在水温26℃的条件下,卵经过24-36小时可孵化出仔鱼,仔鱼孵出2~3天后可游动,刚孵化的鱼苗必须喂于蛋黄鱼虫方可存活。

雌雄区分

雌鱼的腹部较大,尾鳍为,而雄鱼身体细长,尾鳍较红,可加以区别。

亲鱼的选择

(1)体质要强壮健康,体表无损伤,无充血、腹胀、烂鳍、突眼等病症;

(2)体型无畸形或病变,并根据育种要求可有目的地选择特殊体型,如侧扁、高身、高鳍等;

(3)成熟度,一般根据经验用肉眼观察亲鱼腹部的膨胀程度,特别是雌鱼尤为明显,另外看亲鱼腹部泄殖腔的排精(或卵)管的伸出长短,其次就是亲鱼的发情追逐状况。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比较简单,到了产卵期就会出现婚姻色,雌雄并排游动,雌鱼将卵产在水草等附着物即鱼巢上。受精卵约在1-2天内孵化出仔鱼,仔鱼仍依附在鱼巢上,由体内卵黄囊供给营养,经2-3天,仔鱼消耗完卵黄囊的养分后开始游动觅食。亲鱼与慈鲷科鱼相反,有吞卵习性,不懂爱护子女。主要特点是靠口腔后部发达的咽喉齿磨碎食物。亲鱼有吞食卵的习性,所以当亲鱼完成产卵受精后应及时将其捞出。

大眼灯鳉的饲养环境

饲养蓝眼鲫需要注意其水质的问题,蓝眼鲫喜欢弱酸性的软水,饲养时可以多栽种一些水草在水族箱内,既可以为蓝眼鲫提供一个躲避处,还能起到美化水族箱的作用。

蓝眼鲫的容易饲养,喜好弱酸性的软水,宜饲养于多栽植些水草的水槽中。饲养水温22-26℃,硬度5-10dGH,Ph值6.0-6.5。

蓝眼鲫的饲养水温是22-26℃,冬天需要用电热管来增加鱼缸内的温度。此外,过滤器可以过滤出鱼缸中的污物,保持水质清洁,起增加氧量净化水质的双重作用。

蓝眼鲫好养吗

水温:蓝眼鲫喜欢温水,饲养时水温应控制在22-26℃的范围内。在水温较低的时候,要使用加热棒提高水温,以免它们出现不适。水质:最适合饲养它们的水环境为弱酸性的软水环境。水的PH值在6-6.5之间,硬度值在5-1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喂食:可以喂蚯蚓、鱼虫等活饵,也可以喂合成饲料或者藻类食物。

一、蓝眼鲫好养吗

蓝眼鲫属于比较好养的鱼类。首先它对于温度的要求并不严苛,可以适应的温度范围比较广,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它对于水质有一定要求,但也并不严格。饲养时需要费力气的是日常的水质清理。它属于杂食性鱼类,市场上的饵料基本上都可以拿来喂食,因此在饮食方面并不用过多担心。它的性格比较温和,也可以和小型鱼混养。因而蓝眼鲫属于比较好养的鱼类。

二、蓝眼鲫怎么养

1.水温:在养殖过程中,水温需要控制在22-26℃之间。在水温较低的时候,要使用加热棒提高水温,以免它们出现不适。

2.水质:最适宜它们生长的水质为弱酸性的软水。用PH值在6-6.5之间,硬度值在5-10之间的水是比较合适的。

3.喂食:它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鱼虫、蚯蚓或者小虾等食物。也可以喂合成饲料或者藻类食物。每天喂食两次即可,不要喂太多次,不然很容易导致水质污染。

世界上都有哪些鱼

特异功能

编辑

会飞的鱼

燕鳐鱼体长而扁圆、略呈梭形。一般体长20~30厘米,体重400~1500克。背部颇宽,两侧较平至尾部渐变细,腹面甚狭。头短,吻短,眼大,口小。牙细,上下颌成狭带状。背鳍一个于体的后部与臀鳍相对。胸鳍特长且宽大,可达臀鳍末端;腹鳍大,后位,可达臀鳍末端。两鳍伸展如同蜻蜓翅膀。

会走路的鱼

龟壳攀鲈

龟壳攀鲈栖息于静止、水流缓慢、淤泥多的水体。当水体干涸或环境不适时,常依靠摆动鳃盖、胸鳍、翻身等办法爬越堤岸、坡地,移居新的水域,或者潜伏于淤泥中。龟壳攀鲈的鳃上器非常发达,能呼吸空气,故离水较长时间而不死,当水体缺氧、离水、或在稍湿润的土壤中可以生活较长时间。龟壳攀鲈以小鱼、小虾、浮游动物、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

会发声的鱼

康吉鳗会发出“吠”音;电鲶的叫声犹如猫怒;箱鲀能发出犬叫声;鲂鮄可以仿效雄鸡啼鸣[1];勘麟鱼类不但能发声,而且声音还时有变化,有时像猪叫,有时像声,有时像蔚声等;海马会发出打鼓似的单调音。石首鱼类以善叫而闻名,其声音像辗轧声、打鼓声、蜂雀的飞翔声,其叫声在生殖期间特别常见,目的是为了集群。

会发电的鱼

电鳗

有些鱼类的身体都能发电,它们放出的电压,竟比我们生活用电的电压大好几倍。具有发电能力的鱼约有500种之多,如电鳝、电鲶、电鳗、电鳐等。各种发电的鱼,它们发出的电流强弱和电压高低都不同。电鳐身体又扁又园,带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活像一把团扇。生活在非洲尼罗河的电鲶,身体只有1米长,却能发出350伏的高压电。

会发光的鱼类

各种会发光的鱼(7张)

有些鱼类发光,例如我国东南沿海的带鱼和龙头鱼是由身上附着的发光细菌所发出的光,而更多的鱼类发光则是由鱼本身的发光器官所发出的光。

烛光鱼其腹部和腹侧有多行发光器,犹如一排排的蜡烛,故名烛光鱼深海的光头鱼头部背面扁平,被一对很大的发光器所覆盖,该大型发光器可能就起视觉的作用。

溺死在水的鱼

鱼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沉浮。可是,有人说生活在水中的鱼也会溺死,这是真的吗?

虽然这听起来很荒谬,但却是事实。鱼鳔是鱼游泳时的“救生圈”,它可以通过充气和放气来调节鱼体的比重。这样,鱼在游动时只需要最小的肌肉活动,便能在水中保持不沉不浮的稳定状态。不过,当鱼下沉到一定水深(即“临界深度”)后,外界巨大的压力会使它无法再调节鳔的体积。这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于是就不由自主地向水底沉去,再也浮不起来了,并最终因无法呼吸而溺死。虽然,鱼还可以通过摆动鳍和尾往上浮,可是如果沉得太深的话,这样做也无济于事。

编辑

鱼类的生活形形色色,大部分鱼类要么在淡水中生活,要么在海水中生活,只有不到10%的鱼类一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另一部分时间在淡水中度过,它们在两种生境中来回迁徙,称之为洄游。如果在海洋中生长但需要去淡水中繁殖称为溯河洄游(如中华鲟),如果在淡水中生长但需要去海洋中繁殖称为降河洄游(如花鳗鲡)。如果肥育和繁殖的迁徙发生在河湖之间,就称之为半洄游性鱼类,一般是在湖泊中肥育,在河流中产卵(如四大家鱼)。还有一些鱼类的生活限于河流的干支流,只进行相对较短距离的迁徙 [2]  。

鱼类洄游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鱼类在水中生活,它们的活动受到温度、水流和盐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洄游大多是因为水温的变化而引起的。当水温发生变化的时候,鱼类就要寻找适于生活的环境,从而产生洄游。由于它们身体两侧的侧线感受器官对水流的刺激尤为敏感,所以能帮助鱼确定水流的速度和识别方向。

濒危鱼类

编辑

中华鲟

鱼中珍品——中华鲟

小腊子——达氏鲟

七粒浮子施氏鲟

与熊掌媲美的鳇

体型最长的淡水鱼——白鲟

纬度最低的鲑――台湾马苏麻哈

七上八下哲罗鱼

川西北名贵猫鱼虎嘉鲑

秦岭名贵花鱼——秦岭细鳞鲑

新疆大白鱼——北鲑

黑龙江大白鱼——乌苏里白鲑

冷水性名贵鱼——黑龙江茴鱼

淡水鱼之王——香鱼

“鳝王”——花鳗鲡

四鳃孔鱼

火烧鳊——胭脂鱼

台湾马口鱼——须鱲

带马口鱼——异鱲

双尾子——成都鱲

白云金丝——唐鱼

金丝鱼——林氏细鲫

金白娘——稀有鮈鲫

鸭嘴鳡——鯮

小白鱼——新疆雅罗鱼

热带刀鱼——大鳍鱼

台湾小鳊鱼——台细鳊

滇池小白鱼——银白鱼

滇池红梢油鱼——云南鯝

欧洲之王——欧洲巨鲇

长的像扁片的白色的热带鱼叫什么鱼

你说的这种特征我能想到的只有两种,一个是神仙鱼,一个是接吻鱼,接吻鱼更接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