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眶蟾蜍的形态特征

2024-08-22 23:31:33

乌眶蟾蜍

乌眶蟾蜍的个别较大,皮肤毛糙除了头顶部无疣,其余部位尽是疙瘩,俗名喊癞蛤蟆。成年后的雄性蟾蜍的体长平衡在63㎜安排。成年后的雌性蟾蜍体长应在96㎜。  形骸特性  乌眶蟾蜍的后腺较大,长椭圆形。腹面密布小疣柱。一切疣上有乌棕色角刺。体色普遍为黄棕色,有没有准则的棕赤色花斑。腹面胸腹部的乳黄色上有深灰色花斑。  外表刻画  乌眶蟾蜍最大的外表特性便是自吻部启始有乌色骨质脊棱,向来沿眼鼻腺蔓延至上眼睑并直达饱膜上方,产生一个乌色的眼眶,故定名。体型平淡至庞大,表露明显的二性异形,雄性平衡体长50至60mm、雌性则可达90mm或者以上。有百般没有共的体色,背部多为黄棕色或者灰乌色等,上头充满乌褐色的杂色花斑,腹部则为乳、黄色,皮肤毛糙。吻端钝圆,头略宽,左右颔四周均有乌色线,单咽下内躲声囊。眼后有腊肠状的耳后腺,饱膜明显,除头部外浑身均充满巨细没有一的疣粒或者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乌色角质刺。在吃惊吓时除耳后腺会渗透出白色毒液外,浑身疣粒亦会渗透出毒液以自卫。前肢较修长,后肢则较粗短,均呈圆形,仅有半蹼,指尖亦呈乌色。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最稀有的癞蛤蟆品种

1、黑眶蟾蜍:黑眶蟾蜍是很可爱的癞,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突起,好像带着一副黑眶眼镜,所以称之为黑眶蟾蜍,广泛分布于平地及低海拔地区,是最乐于和人类相处的两栖类,常出现在住宅附近、稻田等地方。繁殖期多是在2月到9月。

2、红眼蟾蜍:红眼蟾蜍是一个新的蟾蜍种类,在2010年9月发现于哥伦比亚地形陡峭的雾林地区,一度让科学家困惑不已,红眼蟾蜍种源可从野外捕获,也可以捞取卵块或蜊蚪进行饲养。

3、中国树蟾蜍:中国树蟾蜍体型较小细长,吻端平直向下,头宽大于头长,鼓膜圆而清晰,从吻端经眼睛、鼓膜到肩上方有一条深棕色眼罩,背部草绿色,皮肤光滑。

牛蛙青蛙赖蛤蟆的区别

自然界分类:牛蛙为无尾目、蛙科、蛙属,青蛙(黑斑侧褶蛙)为无尾目、蛙科、侧褶蛙属,癞(蟾蜍)为无尾目、蟾蜍科。

大小:牛蛙成体体长约12-17cm,黑斑侧褶蛙雄蛙体长约6.2cm,雌蛙体长约7.4cm,中华大蟾蜍体长约7.9-12cm,黑眶蟾蜍雄蟾体长约6.3cm,雌蟾体长约9.6cm。

外形特征:与牛蛙、黑斑侧褶蛙相比,蟾蜍背满了疙瘩。

一、自然界分类

1、牛蛙为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2、青蛙(黑斑侧褶蛙)为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侧褶蛙属。

3、癞(蟾蜍)为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

二、大小

1、牛蛙成体体长约为12-17cm,部分个体甚至可以达到20cm以上。

2、黑斑侧褶蛙雄蛙体长约为6.2cm,雌蛙体长约为7.4cm。

3、中华大蟾蜍体长约为7.9-12cm,黑眶蟾蜍雄蟾体长约为6.3cm,雌蟾体长约为9.6cm。

三、外形特征

1、蟾蜍和牛蛙、黑斑侧褶蛙最大的区别在于蟾蜍的皮肤极为粗糙,其背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为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并且这些腺体可以分泌白色毒液。

2、牛蛙和黑斑侧褶蛙相比,牛蛙皮肤通常比较光滑,无背侧褶,吻部宽圆,雌蛙鼓膜约与眼等大,雄蛙鼓膜大于眼睛,背部颜色为绿色至棕色,杂有棕色斑点,喉部有条纹,而黑斑侧褶蛙皮肤粗糙,背侧褶明显,吻部略尖,鼓膜为眼径的三分之二至五分之四,背部颜色为淡绿色或黄绿色、深绿色,杂有黑斑纹。

癞蛤蟆肉对人有什么好处?

癞肉对人的好处: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吐泻,腹痛神昏,手术麻醉。

癞皮”中医叫蟾酥

蟾酥

[来源]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bufomelanostictua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

[动物形态]中华大蟾蜍外形如蛙,体形一般在10cm以上。躯干粗短。头顶部较平滑,皮肤极粗糙,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体布大小不等的皮肤腺瘤状突起,腹面瘤状突起较小。体色变化较大,在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多为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背面颜色较浅,瘰疣乳,有棕色或黑色细花纹。雄性较小,内侧三指有黑色婚垫;无声囊。

黑眶蟾蜍体长7~10cm;头部有黑色骨质棱或黑色线;背部一般为黄棕色,略具棕红色斑纹,腹面乳,有灰色斑纹。雄性第一、二指基部内侧有黑色婚垫;有单咽下内声囊。

蟾蜍有哪些特点?

蟾蜍,也称。它是属于两栖动物,与青蛙属于同科目。蟾蜍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癞刺。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蜍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大部分蟾蜍行动缓慢而笨拙,不善于游泳,它大多时间都在地上爬行,但在危险的时候,也会有短距离的小跳。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蟾蜍类的雨蛙科、树蛙科、丛蛙科就非常善于跳,而且与蛙类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