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幼兔的成活率?

2024-08-22 16:58:29

怎样提高幼兔的成活率

仔兔过渡到幼兔的这一过程会经历较大的环境变化,容易受到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如饮食变化、饲料改变、笼舍改变、疫苗注射、药物预防等,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幼兔应激,并导致其抗病能力下降。

因此,饲主要注意到饲养管理的各个细节,尽量防止兔子应激。在兔子断乳后一周内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实行逐渐过渡,给予幼兔充分的时间适应,降低兔子因为各种改变发生应激的几率。另外,科学安排分群调笼、打刺耳号、疫苗注射、药物预防等工作,分开进行。

2、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

幼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应提前为幼兔打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由于幼兔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健全,一点点小的惊吓,都可能造成兔群惊场,影响幼兔的采食,消化及排泄,以及影响幼兔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疾病。所以需注意给幼兔创建一个安静、干净、干燥、通风、温暖及密度适中的生长环境。

3、适时做好营养调控工作

幼兔的生长发育很快,在这一时期的幼兔需要采食大量的饲料。不过此时它们的胃肠容积还很小,消化能力较差,但又因为食欲旺盛,所以幼兔往往会因为贪食而导致消化不良。幼兔的死亡原因50%以上都是因为消化系统异常而导致的,所以要重点为幼兔做好营养调控工作,避免它们出现消化系统疾病。

饲喂断奶后的幼兔,应该使用营养全面,体积小、适口性好、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较高的且易于消化的颗粒饲料进行喂食,同时少量饲喂水分过多的青饲料及粗硬饲料。注意幼兔的日粮不是营养水平越高越好,饲喂精饲料过多反而容易导致幼兔腹泻和引发肠炎,而一定量的粗饲料对幼兔调节消化系统功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需注意适量喂食玉米等高能量的精饲料,增加苜蓿等高纤维饲料的饲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幼兔肠炎。另外,为了促进幼兔的生长发育,可以在其混合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酶制剂和抗生素。此外,注意保证兔子饲料干净、新鲜,青绿饲料要鲜嫩,带泥土的青草一定要清洁干净、晾干后再给它们喂食。

4、加强饲喂管理

幼兔的食欲旺盛,容易贪食。所以饲喂幼兔一定要注意定时定量喂食,少喂勤添,每天可以分成4~5次饲喂,可以每天喂混合精料2次,青绿饲料2~3次,但要注意适量喂食。同时饲喂量应随着幼兔的日龄的增长、体重增加而逐渐增加。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每次喂食后是否有剩料及结合观察幼兔的粪便的软硬来判断是否要调整饲喂量。但是还需注意保持饲料相对稳定,不可突然增加和变更饲料,否则,很容易会导致幼兔患消化道疾病或引起死亡。此外,在饲养管理幼兔的过程中,注意保证时时给予它们充分的干净的饮水。

5、做好疫病防控措施

幼兔容易引发兔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兔瘟等各种疾病,如果不注意给它们做好防疫工作,幼兔很容易得传染病,甚至还会造成全群覆灭。因此,应注重给幼兔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环境消毒、药物预防、免疫接种及加强饲养管理等各项工作。保持兔舍、兔笼干净,坚持定期消毒,及时清除兔子的粪便。在幼兔适宜接种后,及时给它们接种兔瘟疫苗、巴氏杆菌、波氏杆菌和魏氏梭菌疫苗等疫苗,做好疫病防范。另外,这一时期的兔子容易受球虫病的威胁,所以,还应注意在幼兔的饲料加入抗球虫、防肠炎及促生长的药物,如地克珠利、敌菌净等药物,防止幼兔患上球虫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举例的关于提高幼兔的成活率的有效举措,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幼兔饲养管理方法技术如何饲养幼兔提高幼兔成活率

1、调节环境

首先要做的就是调节兔舍环境了,这是个比较漫长的阶段,持续时间在一个月左右。这个阶段不能再全部按母兔的生活习性来,主要的环境包括光照和温度方面,此时母兔对于光照的需求不高,幼兔也不需要多少光照,所以兔舍的光照时间要适当的减少,每天7-8个小时左右即可,然后慢慢增加。随后就是控温方面,母兔幼兔都喜欢偏高温,所以这个阶段温度一般控制在30℃上下即可。其它的环境因素也慢慢调整,看看幼兔怎么最活跃就怎么维持即可。

2、改造兔舍

环境调节好以后就要开始针对兔舍适当的改动了,幼兔绒毛少,而母兔生产的幼兔也不少,所以先将母兔的窝扩大,以免幼兔出现直接接触地面吃奶的情况。窝扩大以后还需要在幼兔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加草料用作垫料,因为幼兔会慢慢围绕着兔舍活动,兔笼里面最好不要放置任何东西,有着空阔的场地就足够幼兔活动了的,这样能防止幼兔误入到这些物品上面时摔下来。

3、饲养与管理

幼兔期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消化力强;但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容易患各种疾病,死亡率高。刚断乳时,应保持断乳前的饲养、环境与管理等条件;隔开母兔,让仔兔仍留在原来的兔笼,可减少仔兔对新环境的应激反应。对刚断乳的幼兔,仍喂给断乳前的饲料,要求容积小、营养好和易消化。随着幼兔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饲料,但不要突然改变,数量以吃饱为宜,防止幼兔贪食而引起消化道疾病。选作种用的后备兔,还要注意防止过肥。仔兔断乳后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后转入幼兔群,分群时可按窝分成小群或按日龄、强弱和大小分开饲养,每小群4~5只为宜。幼兔阶段易发病,特别是球虫病发病率和残废率都较高。为了预防球虫病,断乳后普遍投给磺胺二甲基嘧啶,按精料1%的比例混入喂给。同时,要保持笼舍的清洁卫生、干燥。

4、小心断乳

断乳这个阶段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刚断奶的兔子很容易因为饮食的变化出现死亡的情况,这个几率也是比较高的。断乳不能一次就直接断了,要慢慢的递减,让幼兔慢慢的适应。断乳以后不要急着调整喂养的食物,除了增加数量以外,最后一周以后再慢慢修改饲料。如果断乳的时候幼兔各种反应表现的比较激烈,那么说明时间太快了,最好适当的放慢速度。

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幼兔的成活率?

提高幼兔成活率的方法主要包括优化饲养环境控制、合理的饲养管理、有效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措施,以及科学的繁育计划。

首先,饲养环境的优化是提高幼兔成活率的关键。幼兔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保持兔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至关重要。例如,在寒冷季节,应确保兔舍有足够的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温材料建造兔舍、提供适当的加热设备等。同时,兔舍的湿度也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过高的湿度会导致呼吸道疾病等问题。

其次,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幼兔成活率同样重要。这包括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例如,幼兔需要高蛋白、高纤维和易消化的饲料,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此外,定时定量的饲喂和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幼兔的体质和免疫力。

再者,有效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措施是提高幼兔成活率的重要保障。这包括定期接种疫苗、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患病个体等。例如,针对兔瘟、巴氏杆菌病等常见疾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同时,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最后,科学的繁育计划对于提高幼兔成活率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包括选择健康的种兔、合理安排配种时间、控制繁殖频率等。例如,选择遗传品质优良、健康无病的种兔进行繁育,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后代的体质和成活率。同时,避免过度繁殖和近亲繁殖也有助于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怎样提高幼兔的成活率?

提高幼兔成活率的方法主要包括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饮食安排、疾病防控以及适宜的生活环境。

首先,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幼兔成活率的基础。母兔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需要得到特别的关注,确保她们得到足够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以便产出健康的幼兔。此外,幼兔出生后应立即进行体检,将弱小的幼兔与健康的幼兔分开饲养,确保它们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其次,合理的饮食安排对幼兔的成长至关重要。幼兔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因此,饲养者应为幼兔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并根据其生长阶段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保持水源清洁,确保幼兔随时可以喝到新鲜的水。

再者,疾病防控是提高幼兔成活率的关键环节。饲养者应定期为幼兔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此外,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的滋生。一旦发现幼兔出现病症,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在兔群中传播。

最后,适宜的生活环境对幼兔的健康成长也有重要影响。兔舍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过度拥挤。饲养者还应为幼兔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让它们能够自由活动,增强体质。

总之,提高幼兔成活率需要饲养者在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饮食安排、疾病防控以及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显著提高幼兔的成活率,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