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漂浮白色碎毛毛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菌膜,大部分是有益菌的,不用太过担心,而且也不用清理,时间久了就会消失。另一种则是蛋白虫,虽然蛋白虫对鱼儿几乎无害,但最好还是清理一下,数量太多的话,容易附着在鱼体上,从而导致鱼体不适。
1、换水不及时:蛋白虫会出现,主要是由于水质老化,而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换水不及时所致。通常养鱼要一周换一次水,如果过滤系统比较好的话,可以考虑半个月换一次,但不能一直不换。
2、食物喂太多:如果给鱼儿喂食太多的话,没吃完的残饵和消化后排出的粪便都会增加水体的营养,这也给了蛋白虫生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平时要控制喂食,一般要少量多次,每次不要喂太多。
3、滤棉没有洗:鱼缸一般需要过滤,过滤就需要滤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滤棉上会积累一些脏东西,降低它的过滤能力,从而对维持水质起不到太好的作用,蛋白虫才有生长的机会。定期要清洗一下滤棉,保证它的干净清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缸刚换完水有好多白毛,好像是白虫子,怎么回事啊?
鱼缸刚换完水后出现许多白毛,可能是由于水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导致的。这可能是由于换水不及时,或者养鱼密度过大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水中可能出现了蛋白虫,这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通常对鱼儿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进行定期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以及适当减少鱼缸中鱼的数量。此外,也可以通过海绵擦拭或刮刀刮掉附着在鱼缸壁上的白毛,然后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以防止蛋白虫继续滋生。
鱼缸里的白色絮状物是啥?
鱼缸中白色絮状物过多,可能是水体富营养化,应该及时的换水。
这种情况常见于蛋白虫、水霉病絮状产物、菌膜等。首先,如果给鱼饲喂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食物,由于消化不了就会排出体外,在水环境中作为蛋白虫的营养物质,使得蛋白虫数量增加。其次,由于鱼患有水霉病后脱落白色絮状物,导致鱼缸中出现白色线状或絮状物。
一般的根据鱼种的不同,每天可更换鱼缸总水量的1/3或1/4。在更换水时,鱼缸内两次更换,水的温度浮动应该不超过两度。同时也可在水缸中加入高锰酸钾或者净水片等,以避免让鱼类长期的处于变质的水中,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锦鲤身上出现白色絮状物表明锦鲤患有水霉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锦鲤死亡。治疗方法:水温低于20°C时出现这种疾病的概率就会增高,因此要将水温调至30度左右;每天在鱼缸内放入青霉素进行消炎;可以在水中放入粗盐起到消毒的作用。
鱼缸能用多长时间
一般来说,鱼缸的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有的鱼友用了十几年也没啥问题,有的没几年就漏水了的也有。
鱼缸里有白色絮状物
鱼缸白色絮状物是蛋白虫、鱼鳞等自身脱落物。
1、蛋白虫
蛋白虫是由于水体过肥而产生的如果蛋白虫的数量过多会对鱼儿产生影响,所以如果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处理。
2、鱼鳞等自身脱落物
这种情况一般能够从鱼身上是否掉鳞就可以看出。大多数为水霉病。水霉病常引起鱼体表面组织损伤,并在水中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本病主要在水温较低的时候易发病,所以提高水的温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处理方法
1、无论是蛋白虫还是水霉病,加强过滤都是必要的,另外滤棉要定时清洗晾晒。
2、有条件的可以让鱼缸接受适当的太阳光照,如果没有条件则可以选择紫外线杀菌灯定时开启。
3、注意控制水温,蛋白虫有自己不耐受的温度范围,在鱼可耐受的情况下适当做出温度调节即可。
4、增加清洁鱼,不过大家买清洁鱼之前需要注意一下自家的鱼种是否能与清洁鱼共处,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
我们饲养观赏鱼,对于鱼缸水质的处理问题,有些东西可能需要去等待,但是有些东西看到了就必须当机立断的处理掉,因为留着它们早晚也会是个祸害,再者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观赏性,更为重要的就是非常不利于我们对于观赏鱼的观察。
鱼缸里有白色絮状物怎么回事
鱼缸内的白色絮状物可能是由于鱼儿吃的太饱导致的,鱼儿太饱分泌出的蛋白水,蛋白水就会产生蛋白虫。当鱼儿得了水霉病后,也会分泌出白色的絮状物。而在新开缸的前三个月,缸内一般也会附着白色菌膜。
如果在饲养鱼的过程中,出现鱼缸里有白色絮状物的情况。可能是给鱼儿喂食过多时,鱼儿就会分泌出蛋白水,而白色的絮状物可能就是蛋白水产生的蛋白虫。
但如果鱼儿受伤或者是鳞片脱落,那么鱼儿就有可能会因为水中细菌侵入鱼体,而患上水霉病,当鱼儿患有水霉病时,身上就会产生白色絮状物。
而新买的鱼缸或者是鱼缸内的装饰物在放入鱼缸的前三个月,上面也会附着一些白色菌膜,但这种菌膜一般不会对缸内的鱼儿有任何影响,并且也不长时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