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患上水霉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外伤感染,比如在运输或捕捞的过程中不小心受伤,受伤的部位就容易感染水霉菌。水霉菌又被称为霉肤病或白毛病,在热带鱼中是非常常见的,水霉病前期是以白点出现的,和白点病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到了中期,白点就会变成白斑,而且患处还会出现白色的絮状物。鹦鹉鱼本身的体色也会变得暗淡,它们的行动也会变的迟缓。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鹦鹉鱼的整个鱼体都会被水霉菌淹没,最终导致死亡。
鹦鹉鱼水霉病不严重的时候,首先提高水温到28℃,其次是保持每天换水,最后在鱼缸内加入粗盐,就可以抑制水霉菌的扩散。如果水霉病的情况比较严重,就需要先将病鱼捞出,用红药水清洗患处,再放入盛有2ppm的呋喃西林粉或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药浴,每天药浴一次,每次药浴20分钟,坚持几天,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鹦鹉鱼水霉病治疗期间,饲养者需要停止喂食,并且每天换水,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治疗水霉病。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鹦鹉鱼患水霉病该怎么治?
鹦鹉鱼为什么会患水霉病?
鹦鹉鱼的水霉病,也叫肤霉病,通常都是因为在运输鹦鹉鱼的过程中,没有保护好它,使其受到寄生虫侵袭或是让其皮肤受伤了,亦或者买回来之后,饲养它们的水中有大量食物残渣、排泄物,饲主没有及时换水或其他情况导致水质恶化,滋生霉菌;导致鹦鹉鱼的伤口或皮肤受到真菌的侵害,而后引起水霉病。
鹦鹉鱼患水霉病的症状:
水霉病前期是以白点出现的,和白点病的症状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到了中期,白点就会变成白斑,而且患处还会出现白色的絮状物,其食欲也会有所下降。到晚期鹦鹉鱼的体色不再是红褐色,而是变得暗淡无光,以及有点白蒙蒙的,同时它们的行动也会变得缓慢,甚至还会出现绝食的现象,最后死亡。
鹦鹉鱼患水霉病该怎么办?
首先,饲主在发现鹦鹉鱼患水霉病时,需要立即将其与其他健康的鱼类隔离开来饲养,同时要把原鱼缸的水替换掉,而且还有对鱼缸进行消毒杀菌,避免霉菌疾病传染给其它健康的鹦鹉鱼。
然后饲主需要对患病的鹦鹉鱼使用10%浓度的盐水进行药浴。每天浸泡四~五次,每次约十分钟,坚持一周,鹦鹉鱼就可以恢复。如果鹦鹉鱼的病情比较严重,那每天药浴的次数可以增加到七八次。需要提醒饲主的是:药浴的盐水必须是鱼类专用的盐泡成的。如果使用的是食用盐的话,盐水浓度要调整为3%,因为食用盐浓度太高对鹦鹉鱼的伤害会更大。
以上就是“鹦鹉鱼患水霉病该怎么治”的相关内容介绍啦~注意:在治疗鹦鹉鱼的水霉病期间,饲主需要停止投喂食物,并且每天都要替换鱼缸的水,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治好水霉病。
鹦鹉鱼起白毛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鹦鹉鱼起白毛可能是患上了水霉病。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其发病症状主要就是鱼体上布满白色的丝状,外观看起来像是白毛。
导致水霉病的原因是鹦鹉鱼在运输、打架中受伤,引起的细菌感染。
或者是鱼体内有寄生虫导致的感染。
水霉病可以直接用红药水涂抹伤口治疗,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治疗。
一、鹦鹉鱼起白毛是什么原因鹦鹉鱼起白毛可能是得了水霉病。
因为水霉病的前期症状就是鱼体布满白翳,尤其是黑色和红色的鱼体最明显。
中期鹦鹉鱼就会出现行动迟缓、反应呆滞的情况。
后期会出现患处腐烂、停止进食、霉菌遍布全身,直至死亡。
水霉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细菌感染,比如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小心蹭伤了鹦鹉鱼的皮肤,或者鹦鹉鱼在争斗时受伤,导致细菌从伤口处进入体内,就很容易造成感染。
也有可能是体表处有寄生虫,细菌通过寄生虫进入鱼体。
二、鹦鹉鱼起白毛怎么治疗如果是水霉病,前期可以将鹦鹉鱼捞出,擦干鱼体表面的水分,用红药水或其它杀菌类的药物涂抹,每天涂抹2-3次,坚持7天左右就会有效果。
如果到了后期,可以用高猛酸钾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药浴,每天药浴一次,每次坚持20分钟。
大概一周左右就会有好转。
水霉病主要就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
饲养者在平时勤换水,保持好水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感染水霉病。
鹦鹉鱼身上有白霜是怎么回事
鹦鹉鱼身上有白霜可能是是患水霉病。这种病是会传染的。
1、水霉病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2、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3、治疗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招财鱼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拓展资料:
红鹦鹉鱼饲养注意事项
1、不能混养
红鹦鹉鱼不能和其他鱼混在一起。如果不这样做,很容易被吓到。红鹦鹉鱼被吓,往往会变轻变瘦。由于红鹦鹉鱼很活跃,容易活动,因此最好在水槽中留下充分的运动空间。鱼太多是不可取的。
2、喂食。
如果想让红鹦鹉鱼变得五颜六色,可以在鱼市场上购买色素饲料,偶尔喂食虾。虾中的翡翠使红鹦鹉的颜色更加鲜艳。
3、水温。
平时需要注意水缸的水温,一般适合28度。通过控制水温,可以在保持鱼的颜色鲜艳的同时,防止因霉菌感染而导致的鱼死亡。
4、光照。
水缸的位置最好每天照射2~3个小时。如果没有放置水槽的光的条件,用15度的紫外线灯一天可以照射几个小时。良好的光条件对水中细菌的杀菌有效。
5、水质。
养鱼要注意水质。一般来说,建议每4天洗一次水缸。否则,细菌过度繁殖会对红鹦鹉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水槽没有被清洗,可以每天更换水槽四分之一的水来保持新鲜的水。
鹦鹉鱼长水霉了怎么办?
鹦鹉鱼身上一层白霜似的东西是水霉病的外在表现,说明鹦鹉鱼得了水霉病,需要及时治疗。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
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进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
扩展资料:
一、季节问题
可以说每个季节交替阶段,都是观赏鱼水霉病的高发期,这一点各位鱼友们一定要注意,无论是买鱼还是自己家里已有的观赏鱼,在季节交替时分我们一定要做好观察和预防工作。
二、高密度长途运输
这也是观赏鱼水霉病高发的一个原因,首先是鱼儿运输的密度大,彼此碰撞造成了外伤,再加上运输时间长、温度不恒定,鱼儿到了新环境再去长期的停食,就会导致鱼体虚弱,水霉病菌也就趁虚而入。
鱼体虚弱再碰到水温突降,很多观赏鱼几乎在一瞬间就会爆发水霉病,而且水霉病一开始是毫无表象的,很多鱼友根据鱼儿的状态根本就看不出来,等到发现时菌丝已经爬满鱼体,治疗起来就会相对多的麻烦,有些特别虚弱的鱼儿直接就挂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