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龙鱼在水面游是因为它们是一种上层鱼,生活在水面上。很多没有经验的饲养者,看到它们在水面上游,可能会以为它们患病或者生活的环境不适合它们。然后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它们进行治疗。当发现它们在水面游时,首先观察它们有没有活力。如果没有活力的话,那说明水中氧气含量不足,此时就需要向水中打氧。如果它们在水中正常游动,那么说明这是正常现象,不用管它。
在饲养银龙鱼时,有许多问题要注意。首先要注意就是水质问题,如果水质太差的话,水中就会滋生大量细菌,导致它们患病。其次要注意就是温度问题,银龙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它们身体的温度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一旦温度发生过急剧变化就会对它们造成伤害。因此在饲养它们时要保证温度恒定。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食物问题,在给它们喂食时,不要太多,也不要太脏。它们没有饱腹感,一般喂多少,它们吃多少。喂太多的话,容易使它们患肠炎。喂食之前要注意清理,尤其是活饵,避免污染水质。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我家的银龙鱼老是在水面游,没精打采的,也不进食。这是为何?具体点。
银龙鱼在水面游,没精打采,并且不进食,可能有以下原因:
1.环境改变:银龙鱼对新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产生不适,如果近期有移动鱼缸、更换背景、增加或减少鱼只及周围环境改变等,都可能导致银龙鱼不进食。
2.水质过老:水质不好,或者换水频率过低,导致水中氧气不足,影响银龙鱼的健康。
3.喂食单一:长期只喂同一种食物,可能会导致银龙鱼厌食。
4.季节变化:季节变化也可能影响银龙鱼的食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1.确保水质良好,定期换水,并清洗滤棉。
2.尝试多种食物交替喂养,避免单一食物。
3.如果环境改变导致银龙鱼不适,需要耐心等待其适应新环境。
4.如果问题仍未解决,建议咨询专业鱼缸维护人员或兽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原因可能需要更多诊断和观察。若有问题,建议找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热带鱼银龙为什么只在鱼缸上边游
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
银龙鱼为骨舌鱼总目、骨舌鱼科的古老淡水鱼,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体呈长带形,侧扁,尾呈扇形,背鳍和臀的呈带形,向后延伸至尾柄基部。下颚比上颚突出,长有一对短而粗的须。在宽大的鱼体上整齐地排列着五排大鳞片,在光线照射下,闪烁着银色的光。各鳍在光照下,反射出畅红或橙色的光泽。幼鱼体色较蓝;背的和臀嗜均有红蓝色边缘。银龙体呈银白色,体长可达50~150厘米。
银龙饲养应注意的一些方面,鱼缸尺寸:由于龙鱼属于大型鱼类,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鱼缸一定要加盖,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银龙鱼老是浮在水面
银龙一般于中层上层的游性鱼种,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不过不吃东西就不对了,估计你的水有点问题,建议养龙的话还是单养的比较好,要有霸气,要不没有养龙的意义了
不过你这样养的话注意水质就行,地图能吃能拉,所以水很容易变质,但是不至会死鱼,及时的清理粪便垃圾就行,硝化细菌你有没有加,对水有帮助
你的水温是不是在28度左右
现在这样的情况,你换一般水,加硝化细菌,加盐,过滤要好点,就没问题了
如果你想用什么鱼药的话,我不提倡,但是不阻止,问题是在水,不是鱼的问题
鱼食的问题,如果不放心可以用盐水泡泡再喂,绝对没问题
我的大缸和你一样大,2条银
参考资料:我的银龙
我想知道银龙鱼身体倾斜着总往鱼缸上面跑,不规则的游动是什么情况谢谢了急急急
可能是得病了.以下方法兴许有用!
这是鱼体受伤或水质不好引起的。防治方法是将置于呋喃西林溶液中浸泡,也可将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容于鱼缸中,用药量为每50公斤水投放50—80万国际单位。
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鳃上,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为了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
细菌性鳃病
症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发黑,挂满污垢,严重的鳃丝腐烂露出骨条。病原:水质不良刺激鳃部组织,引起鱼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防治方法:
(1)调节水质,消除病菌。一是经常加注新水;二是用超菌净a型处理老水,杀灭病原菌;三是用增氧机搅水增加上下层的水体交换量。
(2)用0.2—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来治疗,效果显著,也可用漂白粉或其他含氧制剂全池泼洒来防治。
(3)投喂杀菌药饵或用三黄粉加抗生素类药物拌料投喂。
霉菌性鳃病
症状:鳃丝发黑,着生菌丝,发生于高温季节水质老化的池塘。病原:鳃霉菌。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病鱼须销毁,孔雀石绿或二氧化氯对本霉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发病鱼池需大量换水,改良水质。
寄虫性鳃病
症状:早春开化后,由于越冬鱼体质较弱、水质较脏,常引起鱼种发病。春片鱼种常集群散漫游动于池边或下风头处,镜检多为斜管虫、杯体虫等寄生。夏季鱼苗池发病时,一般常见病鱼在晴好天气集群上浮水面,似缺氧浮头状,驯化时不上料台或吃一会就散开并继续浮于水面,食欲明显减退,生长缓慢。掀开病鱼鳃盖可见组织增生,粘液增多。
病原:由原生动物车轮虫、鳃隐鞭虫、斜管虫等大量寄生引起。
治疗:
(1)秋片入越冬池或春片分池时用综合浸泡剂泡鱼种。
(2)用硫酸铜加高锰酸钾0.5ppm全池泼洒。
(3)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0.7ppm全池泼洒。
吸虫类鳃病
症状:病鱼急躁不安,常跃出水面,或在吃食过程中“炸营”,鳃丝肿胀、粘连。病原:由指环虫、三代虫及中华蚤等单殖吸虫大量寄生引起,常并发细菌性烂鳃病。
治疗:
(1)敌百虫0.5—1ppm全池泼洒。
(2)超菌净a型0.3—0.4ppm全池泼洒,也可用漂白粉、氯杀宁、二氧化氯等杀菌剂全池泼洒,以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3)用药后隔天注入部分新水,以利于鱼类食欲的恢复。
出血性鳃病(脉管瘤)
由于水质不良,蓝澡大量滋生,水中氨含量过高,化学污染,杀虫剂等农药的刺激,使鳃微血管产生器质性病变,形成动脉瘤,用显微镜能鉴定。
防治方法:
(1)大量换水或施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2)用0.2—0.3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营养性鳃病
症状:鳃丝弯曲,鳃小片曲屈、萎缩,排列不整齐。病因;由于饲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营养不平衡引起,使鱼体免疫能力下降,易引起细菌感染,寄生虫侵入。
治疗:合理配制饲料,做到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钙鳞、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多项营养指标的平衡。
由于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以抑制霉菌的孳生。提高水温到32度以抑制水霉的生长。最好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