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纸折出狗粮的样子

2024-08-21 09:08:59

可以参考以下步骤来进行:准备一张平整的纸。你可以使用纸条或纸片,也可以使用厚纸或纸板。将纸放在平面上,把它摆成一个正方形。将纸的一条边向中间对折,使纸的两侧对齐。

将对折的纸再次对折,使它成为一个四边形。将四边形的一条边向中间对折,使它成为一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两条相邻的边向中间对折,使它成为一个小三角形。将小三角形的底部向上折起来,使它成为一个狗粮的形状。将狗粮的尾巴向上折起来,使它成为一个立体的狗粮。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古代将军出征前的样子,和盔甲的样子,,急急急,,,,就急啊

西周时期的“军礼”包括了交战的规则,也包括军营礼仪。这些礼仪在当时也是维持军事纪律、保证军事行动效率的重要制度。

祭祀礼

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战胜,是古代军队最重要的礼仪。这种庄重的礼仪同时也是用来坚定将士的必胜信念。

儒家经典称西周时凡出动军队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屠宰牛羊献祭祖先、社稷(土地与谷物神)。全体出征将士列队,屠宰后的牛羊还要在队列左右转一圈,号为“殉阵”,并宣布“不用命者斩之”。统帅亲自将牲血淋在军器上,号为“衅”,象征性的将作战使用的旗号、战鼓、金铎、兵器等淋上一点牲血。奇怪的是淋过牲血的战车却要放回库中保存。祭祀结束后的牛羊煮熟了,即“胙肉”,分给将士们享用。

从《左传》的记载来看,春秋时期仍然保留这样的传统。而且可以知道当时往往是将敌军的俘虏当场杀了作为祭祀品,并将其鲜血淋在战鼓上,号为“衅鼓”。

比如公元前627年崤山战役中秦军全军覆没,孟明视等3个将军被俘,后来晋国因国君夫人的请求释放了这3个将军,但又反悔,派兵追击未及。孟明视在船上高喊:“承蒙晋君恩惠,不以我们衅鼓,让我们回国接受本国死刑。如果万一不死的话,3年后再来拜访。”

公元前537年,吴国与楚国发生战争,吴王派了自己的弟弟蹶由去犒军,半路上被楚军俘虏。楚王要将蹶由“衅鼓”,还调侃地派人问他:“你来的时候是不是卜到了个吉卦?”蹶由回答说:“我是得了吉卦。我国国君得知大王可能要攻打我国,问卦说:‘要派人去犒军,并侦查情况可以早做准备。’结果得了吉兆。现在大王要拿我衅鼓,我国就知道要提防了,这不是大吉吗?”楚王听了不是滋味,就没有杀蹶由。

汉代每年立秋在祭祀上天的仪式“郊礼”结束后,皇帝坐红鬃白马拉的车,在东门外的大路上亲自射杀一只麋鹿,谒者用车将麋鹿送到太庙祭祀。皇帝以束帛赐武官,武官主持大规模会操,练习“孙吴兵法六十四阵”,皇帝率百官到场观看。当委派大将出征时,由符节郎代表皇帝向大将授予“节”、“钺”。西晋改为皇帝亲自到场,由尚书授予大将节、钺。出征时仍然要举行上述的出征礼。

这些礼仪长期沿袭。北朝略有修改,北齐在出征礼上增加了祭祀的神灵,包括了后土、神州、岳镇、海渎、源川之类的行军将要经过的方位和山川神。并且专门举行单独的祭祀军旗的礼仪,要卜得吉日,以太牢(全牛、羊、猪)祭祀军旗。到了战场后要举行祭祀当地土地神的礼仪,准备黑色的牲,排列队伍,在辰位上设置祭坛,堆起柴堆,宰牲献祭,乐队奏《大护》曲。礼毕,撤牲后将柴堆点燃。战前一日,举行祈祷祖先、土地仪式。如果得胜,就以太牢祭祀报答,胙肉赏用命战士。并在社坛处死不用命者。

北齐的礼仪后来被唐宋等朝代沿袭。军队的前导大旗被称为“牙旗”,师出必祭,祭祀的礼仪也被定名为“祃”(ma),有专门的“祃仪”。军营驻扎地必须建立祭坛,绕以青绳,张有幕帐,置军牙及军旗的牌位。祭祀要用全套祭品,牲用太牢。如果没有牛可以羊猪代。统帅以全副军服献祭,将校陪位。宰牲的血仍然要“衅鼓”。

明朝专门在京师以及各地卫所建立“旗纛庙”,进行日常祭祀。每年仲秋,皇帝祭祀山川之日,同时去祭京师的“旗纛庙”。祭祀的神也扩大到“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祇五昌等众”,共7位神祉,祭以太牢。各地卫所在公署后立庙,以指挥使为主祭官。出征前仍然举行祃仪。明朝还恢复了遣将礼,皇帝服武弁服,御奉天殿,大将军入就丹墀,四拜,由西陛入殿,再拜跪。承制官宣制,以节、钺授大将军。大将军出至午门外勒所部将士,建旗帜,鸣金鼓,正行列,擎节钺。奏乐前导,百官以次送出。

相见礼

中国古代主要的礼节是跪拜礼。直到唐代,中国人还是习惯“席地而坐”,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当要表示尊敬时,就伸直上半身,也就是所谓“引身而起”。进一步的尊敬的礼节就是上半身向前倾斜、两手伏地,这就是“拜”。正式场合的“正拜”有稽首、顿首、空首。稽首是拜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将头叩首到地,稽留一会,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或是子孙祭祀先祖的礼仪。顿首和稽首的基本动作相同,只是拜时叩头动作较为迅速,额头触地即起。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空首的基本动作是双膝着地,两手在胸前拱合,俯头到手,头与心平而不到地,又叫“拜手”。这种礼节以后成为习惯,即使在宋以后人们已广泛使用椅子、凳子“垂足坐”,仍然保留了跪拜礼。

古代在同辈者、地位相同的人之间可以行拱手礼。注视对方、将双手在胸前合拢,一般称“作揖”,同时发“诺”声的为“唱诺”。西周及春秋时贵族出行驾车,见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要让道下车,而对方应将手放在车前横木上,称为“式”。

根据儒家经典里的记载,西周时在军营里不行这些普通的礼。比如凡已披挂甲胄的将士不行跪拜礼,对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也仅行拱手礼而已,号为“介者不拜”;而受致敬者也仅需作揖还礼。兵车出行,即使有人向驾车者致敬,也无须行“式”还礼,号为“兵车不式”。军营中授受有锋刃的武器时要以木柄一头来递交。出军营的时候,武器的锋刃要向前,而进入军营时锋刃要向后。

到了汉代以后这些军营礼节仍然存在。比如著名的汉文帝“细柳劳军”故事中,周亚夫就以“甲胄之士”为理由不行跪拜礼。不过没有披甲的将士仍然要行跪拜礼。

以后的军营相见礼结合了跪拜礼和作揖,比如戚继光规定军营中下级将士参见主将都必须“两跪一揖”,非直接下属参见则“一跪两揖”。道路遇见直接上级必须下马让道,行拱手礼路迎。如果是非直接上级军官,仍要下马让道立正候过。把总参见千总“两揖一跪”,以下各级均如此。上级下达军令下级必须跪接。并宣称“军中立草为标”,必须向上级行礼。这些军礼后来被清朝沿袭。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激励士兵冒生命危险参加战斗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益(提升社会等级、获得物质利益等)以及精神刺激(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荣誉感)等。法家著作《商君书》将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它鼓吹“壹教”,要求国家将所有的利益授予与评价都集中到战争上:“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死者不悔,生者务劝”;起居、饮食等日常生活的歌谣都要和战争有关;实现“民闻战而相贺”,甚至要做到“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春秋战国时代原来束缚社会成员的身份等级被打破,奴隶、平民都可以通过战场上的战功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对于参战的平民士兵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激励机制。比如公元前493年,晋国权臣赵鞅率领自己的私家军队在朝歌和齐军作战,在战前动员中,赵鞅宣布如果打了胜仗,上大夫可以获得一个县的赋税收入,下大夫可以获得一个郡(当时郡指边境地区的哨所,小于县)的赋税收入,士可以获得土地,平民以及工商业者可以作官,奴隶可以获得自由。结果大获全胜。

将这一发挥到极致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这次变法把秦国的20等爵位改造为彻底的军功爵位制,无论什么身份的人,只要有战功,在战场上斩得一个对方甲士的首级,就可以提升一级爵位。而国家规定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利益全都按照爵位来授予。

爵位由低到高分为20等:与过去“士”相当的爵位分为4等,分别为“公士”、“上造”、“簪袅(zanniao)”、“不更”;与过去“大夫”相当的爵位分为5等,分别是“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与过去“卿”相当的爵位分为9等,分别是“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或称“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与过去诸侯相当的爵位分为2等,分别是“关内侯”、“彻侯”。

每晋升一级爵位,就由国家赐予耕地100亩、宅地9亩,并由国家分配给1名“庶子”,平时为主人耕种土地,战时随主人出征提供勤务。五大夫以上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税邑”(划定某些地方人户上缴的赋税归其享用),彻侯和关内侯还可以得到封地,获得封地的赋税收入(但一般不得直接在封地进行统治)。每一爵位都可以享受相应的社会特权,比如“不更”可以免除一般百姓必须承担的劳役,“公乘”具有出行时乘坐车辆的特权等等。平时生活的衣、食、住、行,生、婚、丧、祭等各方面享用标准都按照爵位严格划分。有爵位者还可以出任一定级别的官职,比如第五级“大夫”以上就可以担任各级军官。有爵位者在犯罪的情况下,往往可以用“贬爵”来代替刑罚。而爵位也可以用来为自己的亲属免除官府奴隶的身份,用一级爵位可以赎取一个沦为奴隶的亲属的自由。

秦国的《军爵律》对于战功的计算与赏赐做了详尽的规定。比如规定士兵在战场上斩得敌军普通士兵的首级,就可以免除全家的徭役和赋税。100人以下的作战编制单位如果能够斩敌33个首级,就计为“满功”,带队军官可以晋爵一级。大兵团在攻城战役中斩首8000级以上、在野战中斩首2000级以上,也计为“满功”,各级军官都晋爵一级,其中战功卓著者可以晋爵。

从战国后期秦军几乎所向无敌的情况来看,这套激励机制还是相当有效。到了秦末战争期间,各方基本都采用这套制度。刘邦的汉军在战争期间大量授予军功爵位,但是这些有爵位者的社会评价和实际待遇已大大打了折扣,以至于刘邦在战争结束后特意要发布文告,要求各地尊重有爵位的退伍官兵。

而他的儿子汉文帝刘恒接受文臣贾谊建议,允许百姓出粮买爵位来增加收入。后来的很多皇帝更进一步,经常为了某项目的而宣布“赐天下民爵一级”,甚至赐民爵二级、,于是爵位与军功不再有必然联系。

以后各代不再有类似的普遍性的爵位制度。

汉武帝为了推进对匈奴的战争,另行设计一套17级“武功爵”,名义上是奖赏作战勇敢的将士,但实际上却和原来的爵位一样可以卖钱。现在只知道从低到高有“造士”、“闲舆士”、“良士”、“元戎士”、“官首”、“秉铎”、“千夫”、“乐卿”、“执戎”、“左庶长”、“军卫”等等名目。

秦汉以后由于社会所看重的是职官,再赏赐爵位没有激励意义。于是北朝的北周设置“勋官”制度,对于有战功的将士赏给一个名义上的官位。这一制度被隋唐五代以及两宋沿袭,北周有“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等11级。隋文帝改为“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11级,官阶等级从正二品至七品,得勋者不可直接正式担任官职,但可以享受相应的官职的特权(比实际略减几等)。

不过勋官名称与实际官职相同的很多,容易混淆。于是隋炀帝再改为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建节奋武尉、宣惠尉、绥德尉、怀仁尉、守义尉、奉诚尉、立信尉,正二品至从九品。

唐朝确立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后改上护军)、大将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12等,正二品至从七品。

这被五代以及宋朝沿袭,不过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元朝入主中原也有同样制度,勋官10阶: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正一品至从五品。

明朝恢复唐宋制度,名称略有不同,仍为12级:左柱国、右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正一品至从六品。

以勋官作为奖赏军功的手段到了以后很少有激励效果,因为勋官并没有什么实际待遇。每当战情吃紧,朝廷往往不得不直接给有战功者封职事官(有实际权力的官职)。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勋官之外还滥发职事官的“告身”,吏部、兵部特设91名“写急书告身官”,日夜不停地书写“告身”,每年发出去的告身有10万件,即使这样也没有能够有效地提军士气。

拿了这个告身后只能按照这个级别摆谱,没有任何的国家俸禄可拿,因为中国古代的俸禄是严格按照"岗位"(官缺)来发的,要当官就要自己花路费上京,排队等待上岗,一等几年,不是常人能够忍耐的。

南宋初期,朝廷也只能给将士滥发官照作为奖赏,发出去的官照成千上万。以至于当时军队中有的队号为“武功队”,全队士兵至少都是“武功郎”(正七品武官)、“武功大夫”(从七品武官)的级别。

清朝入关,不再有勋官制度,改为直接奖赏“功牌”,和今天的奖状相似,仍然仿照官阶,从五品以下各分等级。有了几品的功牌,平时就可以摆几品官的谱,坐8人抬的官轿,出行时可以按照品级鸣锣开道,只是都必须自费,国家只给一张纸允许你摆谱而已。

还有一个奖赏的办法就是直接授给官职,比如“军前效力补总兵”。每一次战役后,领军将领都可以“保举”部下为官。起先的比例是不得超过全体将士的5%,后来逐步提高,到太平天国战争时,有的时候会达到15%,甚至30%。曾国藩曾企图将湘军的保举比例限定在14%以下,但是往往被突破。

实际上朝廷没有这么多的武官官缺(职位),得到官职的人要自费到兵部报到候补实际官缺,当战争规模很大、赏赐的军功官职会成千上万,候补官要等很久很久也难以补上缺,最后连回家路费也没有。比如清末湘、淮军将士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得到各类武官官衔的有十几万,而朝廷武官官缺编制却是固定的13000个左右,很多退伍的将士既没有上京参加铨选的旅费,又没有文化,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补上实缺,只好拿了“官照”贱卖换钱。

靠提高社会等级身份的犒赏军功的办法效力有限,还需要其他的激励手段。《木兰辞》中说花木兰屡立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2转的勋官既然意思不大,就主要靠百千强(强即“镪”,铜钱)的赏赐。看来北朝时期已开始向将士发放现金来奖励战功。

后来将这办法大加发挥的是实行雇佣兵制的宋朝。宋朝有专门的法律《赏格》,明码标价。禁军将士:第一等,绢10匹、钱10贯;第二等,绢7匹、钱8贯;第三等,绢5匹、钱5贯;第四等,绢3匹、钱3贯;第五等,绢1匹、钱3贯。蕃兵、义勇、弓手:第一等,绢10匹;第二等,绢8匹;第三等,钱10贯;第四等,钱5贯;第五等,钱3贯。一般战场斩敌一首级,为第四等,以上依次类推。高级军官(副指挥使以上)受轻伤,赏5匹绢;重伤,赏7匹绢。基层军官(副都头以上)重伤5匹、轻伤3匹。“长行”士兵重伤3匹,轻伤2匹。

宋朝明码标价的办法在以后各朝代也都流行。比如清朝的绿营兵也将战功分为三等,一等赏银5两,二等赏银3两,三等赏银1两。特等的战功按照具体情况给赏,比如攻城时最先登上城头、冲进城内的,赏银250两;野战时首先冲破敌阵的,赏银50两;夺得敌方船只一艘的,赏银100两;如此等等。阵亡的普通士兵,步兵50两,马兵70两,杂丁20两;军官阵亡的,从提督的800两递减至把总的100两。作战受伤的赏银从50两到30两不等。以后的湘、淮军都按照这一制度略加修改形成一套奖赏军功的赏格。

谁告诉我“纸上谈兵”的真相

赵括的确是个败将,赵军主力全丧,战国后期两强之一赵国在此一战后国力急剧下滑,不得已在最后竟只能与魏韩等国相依为命,诚为可惜。赵雍当年灭中山,扫林胡时可曾想过赵国有今日?一场决定战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大战,赵括兵败,赵括为寇,白起军胜,白起为尊。长平之战落败的责任,近五十万赵国将士的生命,以至整个赵国由盛转衰最终灭亡的罪责,都推到了赵括身上。赵国无人为上将军赵括立传,司马老先生的史记也略过了赵括,后人跟是给了他个代名成语,叫做“纸上谈兵”。历史何其无情,命运何其无情,后人在频频嘲笑赵括骂其孬种,引经据典借古讽今的时候,可曾真正察悉这段历史?长平大决之起因秦军取韩国野王,隔断韩国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通路,困上党,上党郡郡首冯亭与韩王商议后决定献上党于赵,结成韩赵同盟,共抗强秦。在此不得不先论赵国是否该收下上党。上党本是富饶之地乃韩国六大粮仓之一,赵国有东上党郡,如果得此西上党,则可在赵国西面筑起一道防线,又能得韩国之结盟,战国之势,国力强劲以国民数量和地域广袤为准,得一上党郡,得50万百姓,其获利几多,赵王心中自有计较。而因此开罪于秦,我以为,秦国当时不断蚕食山东诸国,取魏国河东之地,死楚王,并挟楚国太子为质换取千里楚地,又攻韩国,拔野王,燕国因乐毅抚养幼年秦昭王而与秦交好,又是北方荒蛮之地,故尔幸免。秦对六国蚕食至此,唯对赵国不敢动,是其真不敢动?非也,它在积攒实力,拓得一地,修养生息数载,和赵国一场死战是在所难免的。赵国不灭,山东诸国都敢抗秦,赵国一灭,山东六国尽灭矣。这也是为什么范睢定国策为远交近攻和后来秦始皇非要先灭赵国不可的原因所在。这就像极了当年的日本,要称霸全世界,必然会先灭中国。而中国与其一再退让,来避免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战争,还不如早做准备,与之一决。中国是一再退让了,而当年民风彪悍的赵国却不然。经常有人借赵国受上党中韩国移祸之计来说孝成王是庸才,实在是有失偏颇,实在是典型的中国人思维,只知避祸。因此,秦赵早晚要一决高下,而拖下去对赵有利还是对秦有利?秦国自商秧变法以来已逾百年余,又有巴蜀做粮仓,不断蚕食六国之地。每过一年,秦国国力就强劲一年。而观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军事实力大增,然而赵国后来经历了沙丘宫变,赵惠王一直没有时机推行赵国的二次变法。因此赵国的经济在七国之中只能算中游,与魏韩相当,比燕齐稍强(齐国经历了乐毅灭齐之战后)。可以这么说,秦国的经济实力当5到6倍于赵国,而军力比赵国稍强。

长平大决之点将廉颇,对于老廉颇,大家一直都心存敬佩,我也是。廉颇的确是个老将,沉稳持重,无懈可击。这里不得不提下白起之为人,白起是战国之世最杰出的将领不假,白起是无一败绩的常胜将军不假,然而其中我们不得不看到白起打仗,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他打仗挑着打,这也是他最后身死的原因。古人历来重名声,看重自己在历史上被寄予的地位超过金钱甚至自己的生命。为何廉颇三年高垒防守,白起却不为将?在下私以为,即使白起为将,廉颇死守,白起亦不能胜也。然而白起不为将也可以将之看作是一种战略运用,那就是,秦国要拖垮赵国。(而在往后秦国两次攻邯郸,以及六国四十万大军攻秦时,白起为何不肯出战,这里面就耐人寻味了,在下私以为其中赌气者有,怨秦昭王将杀降之责推给他者有,觉得打不嬴应该占的比例更大一点,而后者也直接导致了秦昭王和白起的彻底决裂,最终赐死。)SKY兄的帖子里说及赵国不能守下去是因为相持战对赵国不利,在下以为这点是正确的,两国实力对比已在上文中提过。赵国之所以强,是强在军事。长期对持,就算上党离邯郸近又怎样,粮食还是得消耗那么多粮食,军械还是得消耗那么多军械。而秦有韩国野王之地,有魏国河东之地,早已经开始屯田出粮。在对持的第三年,赵国增兵到近50万,国内粮食空虚,蔺相如说齐国予粮,齐不予(远交近攻效果的体现)。虞卿出使魏韩,魏韩却罢免了信陵君和冯亭。军队骑墙观望。粮车屯而不发。这些都是为何?非蔺相如虞卿,外交战是国力的比拼。弱国无外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秦国私下里重金贿赂了各国多少权臣,许诺只要各国按兵不动就给他们多少好处,这些我们从正史上无从得知,但观诸国前前后后判若两人的表现,大体也能看出一二了。相持三年,秦赵两强都有所削弱,但是赵国已经是伤筋动骨,秦国却只是皮肉之痛。孝成王几次催促廉颇出战,廉颇却是老军人的硬脾气,一切都从战场形势来分析,出战无利,故尔不战。然而从战略形势上来看,对持战却已经是顺着秦国的脉络在往下走了。常有人说赵国是中了反间计,然而当时的赵国能臣有平原君赵胜,蔺相如,虞卿,田单,客卿乐毅,孝成王本人也不是之辈。民间流言或许起了点作用,但起了多大的作用在下以为值得商榷,孝成王一个年轻君王,临阵换将的大事必定与诸臣商议过,蔺相如觉得不妥,而赵胜,虞卿,田单皆无异议。

蔺相如器重廉颇,觉得军事上赵国只有廉颇,其于私于公提出异议有不少应该是出于主观因素。临阵换将,显然是情势所,赵国君臣都认为不能再拖下去了,将必须换,所以在下以为流言起了些许推波助澜的作用,却绝非根本原因所在。乐毅,我一直认为如果以他为将,他和白起之战将很有看头。这将是战国后期两个最顶尖的将军的碰撞。可惜乐毅也许是出于要安享晚年的心态,也许是当真身体有病,反正是称病不出了,他称病不出却推荐了他的两个儿子。此二子虽非大才,却也是中才,在后来的邯郸保卫战中能看出来,然而在当时,乐毅是从燕国远来的客卿,二子在赵中没有丝毫威望,他们显然是不够资格领赵国的上将军印的。李牧,又是一个少年英才,真个是自古英雄出少年。然而李牧何来,赵括在北边巡视的时候从一个千夫长提拔而来。李牧和赵括都是赵国年轻一辈军事人才的代表。李牧年龄比赵括更小,李牧资历威望更是不能同赵括相比,而北方防匈奴又需要一个干才,所以李牧是脱不了身的。然而,如果李牧去了长平会怎样?初临百万大军战阵的李牧能胜过老辣的白起?也许史书就要改写。李牧成了年轻气盛没有经验而战败的代名词,赵括成了北抗匈奴,并且支撑赵国后期的一代名将。然而历史不许假设。李牧还是他的名将,赵括还是那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袭名将之父赵奢之爵,被称为马服子。赵括少在军中,其才名早成。赵惠王时就很看重赵括,在一次目睹赵括舌战父亲,将赵奢的面红耳赤无法还口之后,越发喜欢赵括,觉得他才思敏捷勘当大才,让他陪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孝成王读书。赵括当时的才名不下于当年的赵胜,在赵国是响当当的人物。其受命邯郸防务,级别不高,却能参与国策讨论。在是否接手韩献上党的群臣辩论时怒斥平阳君赵豹,博得满朝大臣喝彩。其熟读兵书,又是三年来做廉颇的后勤总管,负责给廉颇长平军队送粮送军械,出入长平数十次,对于长平地形军务勘察细致。如此一个人物,选他作为赵国五十万军队的统帅,可以说即是情势所迫,也是民心所向了。客观来说,选赵括为将选错了吗?在下以为,就赵国当时的形势而论,赵括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各位觉得当时赵国还能选出一个人物为将,在下很有兴趣听听。长平大决战对于长平之战,秦国可谓煞费苦心。秘密调白起入军,并且明令,敢有言白起入军者斩,这就让赵括一直以为自己的对手是王龄,这对于他的决策不能不说起了一定的影响。赵括入长平后,赵军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进攻。这从大势来讲,赵国在长平大决战前已经先输了一筹。然则这不是赵括,或者孝成王,或者赵国群臣的错,这是形势所。赵国不能拖,赵国需要尽快结束战争好腾出手来进行二次变法,守不得,退不得,所以赵国只能选择主动进攻。如果有人觉得赵国当时守下去或者从上党撤兵更好的话,在下很愿意听听高见,但请拿出十足的证据。白起制定的策略是诱敌深入,一军插到赵军背后截断赵军与邯郸的联系,一军插到赵军主力与赵军长平粮仓石城中间,切断赵军粮道。秦军在首战中不利,前沿阵线失守,损兵三万余,折校尉两员。王龄率二十万秦军后撤。此战秦军佯败是肯定的,但伤亡却不是能控制的。一战三万余的伤亡可谓不小,秦军从阙于之战后还未曾有过。在下以为这反映了秦赵两军士兵至少战力相当,而赵括的战阵能力要强于王龄。也是基于此战,赵括更觉得王龄不是对手,因此敢带兵猛攻。常有人叹赵括不懂军事,看不出是秦诱敌之计。在下以为,就算是个平凡百姓,比如在下,都能想到有可能是诱敌之计,会小心防着,唯赵括想不到?赵括想不到,八都尉自杀来提醒,赵括总能想到了吧。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秦国秘密换将的阴险。赵括不知和自己对阵的是战神白起,如果知道的话,赵括还会轻敌吗?在下以为,赵括熟读兵书,古今战例轻敌而败者不知多少,赵括岂会不知轻敌二字的危害。之所以率军猛追,一是赵括从心底里不忌惮王龄,觉得就算是诱敌之策,最终还是要靠战阵搏杀,纵有些许计谋,从排兵部阵到随机应变,王龄当不如自己。二是赵括没有看通透长平的地形,长平谷底,虽大而平整,然四下看去却是出口极少。四下出口用兵堵住,任军队无数也难以通过。我想赵括到长平战后期应该已经看通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赵括在被围初期不做拼命突围,而是用战车结成圆阵固守待援的原因。

在下以为,秦国秘密用白起为将是左右长平之战结果的最重要原因。先来看秦国为这个计谋的前期安排,先是白起称病一年,而后战国各地传出白起将死的传闻(很佩服秦国做间谍工作的),而后是山东各国的使节在贿赂秦国重臣后得到白起的确不行了的内部消息。秦国可谓煞费苦心。当时的战国,和白起堂堂之阵对决,可以获胜的话都已经算是奇迹,何况是如此,哀哉赵括,一切都在秦国的算计中,你从领上将军印的那一刻起,结局就已经定了。赵括在猛烈经攻秦军壁垒四日未果后发现后路已经被秦军截断,当即回师,要打通包围。而秦军又立刻倾巢触动拖住赵军。此时赵括可能真的开始冷静思考和体味孙子的那句,兵者,死地也的道理了。在其后的战役中他的排兵部阵是很出色的。用三分之二的军队顶住倾巢触动的秦军,用三分之一的军队分作两队交替轮换猛攻秦军穿插部队。可以想见几万秦军在赵军十余万部队猛攻下形势有多紧急,但最后竟顶住了,秦军前期穿插部队和后来逐步增援的部队伤亡达到了十之七八。然而赵军终是没有打通粮道。赵军在赵雍胡服骑射后都是胡服轻装,身背三日干粮,数斤马奶。所以在短期战役中,赵军几乎不需要后勤。这也是为什么赵军在被围完全没有粮食供应的情况下还可以用自带干粮撑那么久的原因。赵军随后连续数日猛攻都没有成功,而后赵括收拢军队死守。赵括在被围后的算计是要守住,不能被破。赵国举国之兵在长平,赵胜和孝成王一定会新征军队或者列国一定会派兵来救。因此他驻起车城圆阵死守。然而在新一轮的外交战中,已经围住赵军的秦国更是无人敢来挑衅。而秦昭王又征发秦国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给长平前线送粮,又征发新军继续插入上党与邯郸中间,使得邯郸新征数万赵军来救却始终不得通过。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两国举国之战。可以想像当时孝成王和赵胜,秦昭王和范睢有多急切的关注战局,两国使成来往列国打外交战有多忙碌。然而一天天过去,援军还是没有等到。赵括开始命令杀战马了,战马对于古代战争的重要性就好比今天飞机导弹对于战争的重要性。然而在战马吃完后又是什么呢?终于,赵军开始出现了人相食的局面。赵括知道赵军已经濒于崩溃的边缘。赵括开始组织剩余部队的精锐做最后的突围,他把部队编作四队,轮番进攻突围。在最后的四天进攻损失惨重且没有成功后让我们试想下赵括的心里在想什么。赵军数十万将士命将丧于我手,得让他们活着出去,我赵括要让他们活。然而我赵括却不能做个投降将军,那么,只有我死。可以想像在最后时刻赵括不愿穿铠甲,赤膊上阵,并且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被秦军强弩击穿身体时的惨烈;也可以想像赵括在最后一刹那看到对面帅旗上打着一个“白”字时心里的滋味。原来和我作战数月,最后打败我的是战神白起…心里面应该有不甘,心里面应该有兴奋,心里面应该还有苍天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堂堂正正与战神一战的嘶喊,然而一切都结束了,从这场战争一开始就注定的失败没有意外的发生了,天下莫能当的战神依旧是战神,年仅二十八岁率领五十万军队与强秦一战予敌重创的赵括,也已经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想当日在王宫里怒斥赵豹是何等英气人,夜访孝成王承上请战书时是何等豪迈,邯郸城头君臣率百姓送别时,一声“臣甲胄在身,不得全礼”又是何等威武,可历史就是这么无情,再才俊,再威武,失败后也注定是骂名。如果当时孝成王点的不是赵括,如果当时秦军换将白起被赵括提前知晓,如果,哪怕是运气好一点,石长城穿插的秦军被打溃了,那整个历史就要都改写了,也许今天史书上会记着战神赵括,也许就没有后来的秦始皇了,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谁还会记得那个曾经的赵括呢,也许只有野史上记载的一段“白起使人寻赵括尸体不得,后收其衣冠厚葬,并取括之佩剑自用”可以让人些许察觉白起对这位年轻将军的敬意了。

长平之战后秦军俘获赵军二十余万,杀后坑之,放归赵军年幼士卒240名,使其言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军降秦,被坑杀。这是在下的一段猜测,因为史记中有说赵括率四十六万赵军与秦战,有说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万,又有说秦军伤亡十之六七,国内空。从前后矛盾而第一和第三句从后面情势的发展看都属实的情况看,秦军坑杀四十万赵军这句话是夸大了。史学家一句话误导了多少人。之前还看到有人说秦军坑杀的四十万有赵国降军和上党之民,在下以为不会是这样。秦国坑杀降兵已是万不得已而为之,何况无缘无故坑杀十余万百姓?这不是让天下并起而抗秦吗?稍有头脑的人就不会这么做的,何况是白起和秦昭王。所以在下猜测,应该是坑杀二十万赵降军,而后诈称四十万,以达到赵民上下震恐举国慌乱的目的。至于二十万这个数字,可以从秦军伤亡数字推算而来,两队战力相近,之前的数字战斗损失应该相当,而赵国突围战可能伤亡更甚。秦军伤亡十之六七,六十万军队伤亡达到四十万,从古代战争伤亡比例来看,应该是1:1左右,故推算秦军死亡应该为20万左右,那么赵国伤亡更甚,约为二十五万左右,如此推算,剩下来投降的赵军应该也为二十余万。长平之战后白起要挥军灭了赵国,当时赵国举国只有李牧的三万军队和邯郸的数万守军。而秦昭王出于国力空虚需要休养生息的考虑,昭白起回秦。杀降消息传出后,天下为之震恐。信陵君春申君等对秦强硬派纷纷重新掌权。所以秦昭王后来又忽发奇想要灭赵国时,列国开始援救赵国。秦昭王请白起为将灭赵,白起说,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军士气正盛,赵国举国慌乱,一战可定,如今赵国已成哀兵之势,全国恨秦,必死战,而我军士气已疲,不可战也。秦昭王不听,非要攻邯郸,十万军队折却五万没有攻下,秦军急征十万新兵,遣王龄带军二十六万再次攻赵(需要征新兵,可见长平之战秦军损失之巨),信陵君盗兵符率六国联军从后面猛攻秦军,秦军溃败,损兵十万,后又出现了一支秦军投降赵国的情况,可见秦国势力急剧下降之快。一前一后,秦赵两衰。天下再次出于群雄并立的局面。然而,秦国衰的是军事,其强大的经济仍在运作,所以十年之后再次东出。而赵国在长平之战的重创后,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最终没有挡住历史的车轮。。。

一家公司按时发工资为什么特别重要?不按时发会怎么样?

一家公司按时发工资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话说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特别强调这一点,比如说“出粮(发工资)准时,为员工考虑”等等。

按时发工资,员工就有安定感,就有向心力,就有对公司的信任度,就有在公司里继续努力拼搏的动力。因为按时,所以就有了一种安稳和踏实的感觉,所以就能安得住员工的心,就能让他们对公司产生较为持久的信心和信任。

我们这里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公司按时发工资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01按时发工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1)这表明老板对员工是重视的,在乎员工

如果一家公司始终保持按时发工资,这表明公司对员工是重视的,在乎每个员工。

只有在乎员工,只有重视员工,才会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显而易见,在一家公司中,虽然战略和策略之类的问题是公司来决定的,但是具体的工作却是由员工来推进的。

来推进具体工作的员工,虽然重要性各有不同,但是都属于公司这个巨轮的一部分。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才能真正想明白员工这个集体对公司的价值和作用。

也才能明白为什么应该按时发工资,为什么应该重视和在乎员工。

(2)这表明老板对员工是认可的,认可工作表现

公司按时发工资,也表明老板对员工的工作是高度认可的,他认可员工集体的工作表现。

既然认可,当然就要照顾到员工的真切关注。

而工资问题,正是员工最为重视的一部分。员工靠这份工资来维持自我的生存,靠这份工资来养家糊口,靠这份工资来赡养父母,靠这份工资来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公司不能按时发工资,在员工看来,就是对员工的不重视,就是对员工的不认可,就是对员工切身利益的不重视。

公司如果对员工不认可不重视不在乎,那么员工凭什么要对公司认可、尊重和在乎呢?

所以,只要有条件,那些在乎员工的公司,总是会按时发放工资的。

(3)这表明公司的经营状态是正常的,暂时无忧

能够按时发放工资,说明公司的经营状态是正常的,暂时不存在经营困难问题。

毕竟,只有经营正常的公司,才能管好应收和应付货款,才能管好资金流动,才能保证资金流的顺畅和现金流的充沛。

而经营正常的公司,才有正常的生产,正常的销售,正常的回款,正常的资金流动,正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产生。

由于一切正常,所以到了该发工资的那天,公司早就为员工准备好了相应的资金。

所以,我们往往通过看一家公司是不是能够按时发工资,来分析这家公司经营活动是不是正常,分析和这家公司做生意会不会有较大风险。

(4)这表明老板内心中的良知和善意

能够按时发放工资,这也说明老板内心中的良知和善意。

因为具有这份良知,所以按时发放工资的老板眼中,这种按时发放就是对自我良心的注解,就是对自我善心善意的说明。

他知道员工所关切的,知道员工生活所依靠的,知道企业要生存好的条件,就是首先要让员工获得较好的生存。

如果员工在公司里工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那么他怎么会有充分的动力和热情为公司考虑如何做更大的奉献呢?

如果员工总能获得按时发放的工资,那么他对于公司就会心存感恩,就会觉得公司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而如果老板缺乏这种对于员工的良知和善意,那么拖延时间发放,甚至拖延好几个月发放,也就不足为奇了。

(5)按时发工资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

公司按时发工资,往往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

比如甲公司经营状况正常,老板很有实力,加上懂得规矩,所以总是按时发放工资;而乙公司经营状况未知,却总是不按时发放工资,甚至还拖延工资发放。

这时候,甲公司员工和乙公司员工聊起来,会怎么评价公司呢?

甲公司员工会说:“公司情况还可以,应该是一个很有实力的老板。工资发放很及时,对员工来说特别放心。”

而乙公司的员工会说:“公司情况很差,老板可能是没什么实力。因为发工资总在拖延时间,而从来也不说为什么。”

对于内心朴素的员工来说,你能按时发工资,你就是好公司,就是有实力;你不能按时发工资,甚至还动辄拖延很久,那么你肯定不是什么好公司,也没什么实力。因为没实力,因为经营情况差,所以才这样拖着大家的工资不发。

(6)这表明公司管理的高效和水平

显而易见,是不是能按时发工资,通常也表明了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水准。

按时发工资是公司现金流管理能力强的一个反映,没有良好的现金流管理,就不可能拥有充沛的现金,也就不可能在每月按时发放工资了。

按时发工资说明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上下游供应链管理有序,品牌营销工作做得精准而又到位。

按时发工资还说明老板没有胡乱折腾资金,而且高度重视公司经营活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总能按时发工资,是经营良好、管理水平高的外在表现之一。而且表明公司从上到下,从这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工作的组织流程是高效的,运转是快速的。

02如果公司不能按时发工资,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1)老板会失信于员工

如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甚至动辄拖延十余天或一个月才发放,那么就会失信于员工。

一个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的公司,凭什么获得员工的高度信任呢?

而一旦公司的工资发放时间不稳定了,领导想要安排工作都不太好安排。因为大家对公司不再信任,顺带着对管理者也不像过去那样完全配合。

在这样的公司里,老板被员工另眼相看,领导者也是一样。

而留在公司工作的员工,往往都是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

一旦有了更好去处,这些员工会快速离开的。

公司不按时发放工资,员工就会觉得这个公司绝不是自己的依靠。

既然不是自己的依靠,那么来自公司的可靠感和安全感就会下降;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就谈不上了。

员工心想,连我该得的工资公司都不能保证,这种公司对我来说也就是得过且过而已。

而有些公司不是账上没钱,而是老板不讲诚信,对员工存在着过分利用嫌疑的。这种公司当然就更不被员工看好了。

(3)影响到员工的生活和切身利益

不按时发放员工工资,不但影响员工工作的心情,而且影响到员工的切身利益。

有时候,有的公司拖延发放工资,一拖延就是好几个月。员工问什么时候发,领导也答不上来。这种公司,不但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心态,也会影响到员工的生活品质。有的员工没办法,只好向别人借钱过日子。那种惨淡的感觉,简直就像个要饭的一样。

当员工的日子过得不像日子的时候,当员工的向心力被无限消耗的时候,公司又怎么能指望员工对公司的工作全力以赴呢?

(4)表明公司管理比较差劲

有些迟迟不发工资的老板,有什么事情都闷在自己心里面。

他们不会把具体情况告知员工,也不会告诉员工什么时候能发工资。

他们总认为,既然发不了,说多了又有什么用?其实,这里就存在一个如何管理、如何沟通的问题。

而连工资的按时发放都搞不定的企业,通常总会被员工你认为经营中的管理能力差。

员工会这样表达他们内心中的不满:

“工资不按时发就算了,时不时连个P也不放,不知道到底在想些什么。”

“可能公司快完蛋了吧,要不然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老板也不吭气儿。”

“公司对员工总是藏着掖着,也不知道在怀疑什么。工资发不发,好歹有句话。”

(5)表明老板的人品不怎么样

公司是不是能够按时发工资,很多时候,和老板的人品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员工朴素的心理世界中,你按时发工资,你就是好老板;你不能做到按时发工资,那你这个老板就不怎么样。

如果员工还知道老板的不良嗜好,那么对不按时发工资的老板的人品就更看不起了。

如果老板把自己的为人都做成了这个样子,那么他的经营怎么会好呢?

如果有意向合作者问到某个员工,你们老板怎么样啊?员工可能会回复,不怎么样;更有些员工会回复“连发工资都经常拖延时间,你想想看了。”

所以,不按时发工资,老板的个人声誉肯定会遭受很大影响的。

结语

任何公司都不免有困难的时候,而越是这种时候,老板就越要树立员工对他的信心,对公司的信心。这时候什么最重要?当然是维持员工的人心最重要,维持团队的人心不散最重要。

公司拿什么维持员工的心呢?靠的就是老板对员工的真心和透明。公司出现了什么困难,老老实实给员工解释一下就是了;公司出现了什么问题,认认真真向员工说明一下就是了。

员工最怕的不是拖延发放工资时间,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拖延。

有些老板像鸵鸟一样,遇到这种情况就躲起来,一言不发,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MZK)

明朝:明思宗朱由检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争议太大

文拾荒杂谈

思来想去,对这位明朝末年最具争议的皇帝还是很难评价。都说盖棺定论,可明思宗死在煤山都已经快四百年了,然而人们对他的争论就一直没停过。

他究竟是生不逢时的明君?还是刚愎自用的庸君?亦或者两者都有?

想了解朱由检是个怎样的皇帝就先得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公元1611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朱由检出生在太子东宫,他的父亲正是在位仅一月的明光宗。

按理来说,皇孙出世,万历皇帝应该会非常高兴,并大赏特赏。但事实却是无人问津,明神宗仅象征性地派来太监慰问一下。甚至连其父亲,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都兴趣泛泛。造成这样情形的原因就是因为朱常洛本就不得万历皇帝所喜,虽被立为太子,居东宫,但都是无奈之举,万历皇帝从心里就不喜欢朱常洛。

对亲生儿子都不喜欢,更何况朱由检还是朱常洛婢妾所生的庶子。

因为身份的低下,使得朱由检在这偌大的东宫之中竟无丝毫立足之地,处处受人排挤,终于在朱由检五岁之时,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因为小事得罪父亲而被处死。对朱常洛而言,处死的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婢妾,哪怕她生了自己的儿子。但对朱由检来说,他头顶的天开始塌了。从此开始他就一直活在恐惧当中,生怕因为得罪父亲而被折磨致死。

在其母亲死后,朱由检被父亲的其他妃子来回抚养,像个皮球一样受到推脱。因此他只能安分守己,在大人眼中努力做好乖巧。他羡慕哥哥朱由校能够受到父亲的喜爱,但是他只能羡慕。尽管朱由校也极为照顾这个弟弟,可在东宫之中,还是让他体会不到亲情。

在这种并不快乐的童年下,朱由检成为了一个勤劳节俭的人,但同时也形成了多疑猜忌、刚愎自用的性格。

后续朝代清朝编修《明史》中有很明确的记载:

在位十七年,勤政节俭,不贪图声乐,也不好女色,对国政殚心竭虑。后宫有记仅一后两贵妃六嫔妃。平日几餐吃食平淡多素食,且和一般无异。所穿除朝堂、祭祀、大礼等场合应该有的服装外,自身便装仅有两身旧衣服。

在处政方面,他一改祖辈百年来的懒政之态,自其高祖父嘉靖皇帝时期的数十年不上朝,到其祖父万历皇帝数十年的懒政,再到其兄数年的木工生涯。朱由检一继位便以积极之态处政,一天之中仅歇息不足两个时辰,在位十七年,从未缺席过朝会,在朝休期间也辅导皇子,批阅暗折。

可以说朱由检有着其父祖辈不曾有的明君之心,在勤政方面已有明君之态。这是他的优点,但是他的多疑猜忌和刚愎自用等缺点则彻底刚出现的光芒彻底掩盖。

关于他的多疑猜忌最常见的就是频繁更换和将领。细看《明史.庄烈帝本纪一二》,会发现其中关于朱由检频繁更换将领的段落竟占据其本纪总段落的三分之一。就拿明朝“宰相”内阁首辅一职来说,朱由检执政十七年便已更换首辅近五十位,史称“崇祯五十相”。

剿流寇先后用杨鹤、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时常于战场军机决断之时临场换将,导致清剿流寇时军令朝令夕改,流寇始终得不到有效清除。

要说朱由检没有“识人之才”也不正确,像卢象升、毛文龙、孙承宗、孙传庭、袁崇焕等将领大多是在崇祯一朝大放光彩,前期都是在合适的位子上才能取得成就。

但众多名将最终都还是逃不过朱由检的猜忌,例如卢象升抗清,所战皆捷,但最后被太监构陷,导致被免职,而后死于宦官之手。袁崇焕也被猜忌凌迟。可以说朱由检的多疑猜忌让他屡次自掘根基。

除了多疑猜忌外,朱由检幼年时期就形成的刚愎自用也是他的有一大缺点,最终导致孙传庭战死,“大明最后翻盘的希望丧失。”

然而就是这样极需要整顿的军队,却在朱由检三番四次催促下,由孙传庭统帅出战陕西以解潼关之危。

此时朝廷手里可用的兵力只有这十万余众,朱由检也知道,但是他现在最主要的想法是一定要用着十万人彻底荡平李自成,此战为孤注一掷。最终孙传庭带领着未经整顿的部队于汝州大败,明军阵亡四万余人,余者皆溃散。

这副最后的家当彻底被朱由检败光,此前主战辽东的北面主力洪承畴也已经投清。大明王朝已无力回天。京师于第二年,即崇祯十七年被李自成攻陷,朱由检吊死煤山。

我们常知的亡国之君是什么样子的?贪图享乐,好色惰政,之辈。亦或者权衡之术不精,最终被权臣夺了江山。好像大部分亡国之君都像上面这样。

但是从崇祯执政的情况来看,他勤政、节俭、不好色,权衡之术极为精通,他具备明君的一些优点,但是为何明朝依旧是亡了,而崇祯也成为亡国之君呢?

原因有三:一是明朝积弊甚深。明朝前期的善待宗室制度和土地兼并制度是明朝后期财税崩塌的主要原因。富宗室、富大地主,却唯独不富朝廷。宗室一边享受着朝廷的奉养,一边又利用宗室特权圈地不上税,地主阶级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免税土地,而这剩下的三分之一则要承担剿灭叛军、退据清兵的军费,的俸禄养米、皇室的供应等等等等。

朱由检对财政的崩塌之根本不是没有看到,但是他依旧没有决心去处置这些问题,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加税、让大臣募捐等(朱由检遂节俭,但自己拥有小金库却很少使用)。财税一崩,更无饷银给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出乱只是早晚的事。

二则是气候以及叛乱频繁的原因。明末恰逢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冰冻时期加长。本就承担天下赋税的那三分之一田地又时常遭遇减产,官府赋税重,田地不出粮,便产生无数饥民,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流民和叛民。加之北方游牧民族一直不停歇的侵袭,使崇祯时期,或者说自万历时期开始,就一直受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之困扰。内外夹击,如何在大时期发展?不进则退噫!

三就是朱由检临阵换将,多疑猜忌的执政缺点。上面的原因一是积重难返的根本原因,二是外部原因,而三就是击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朱由检的频繁换相,使制定的国策完全得不到积极地执行,因此可以说内阁政令不出京师,十七年五十相,每年平均三位,每位的执政理念又不太相同。原本一体的成了各自为营的小团体,更何况里面还夹杂着东林党这一群误国之臣。

在平叛以及辽东的将领上也时常存在猜忌,且在灭了魏忠贤之后又重新宠信宦官,致使孙承宗被宦官构陷赋闲在家、袁崇焕被凌迟、洪承畴和祖大寿降清、孙传庭孤身战死、卢象升被围战死。满朝,再无可独当一面之人。

南明评价朱由检是“国君死社稷,千古未有之圣主”,清朝文人评价其是“实非亡国之君,势末而必亡矣。”而现代的评价多是其“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刻薄寡恩、刚愎自用”。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就成了评价崇祯的争议之处。

笔者也不是历史专家,只能以自己的认知来评价这位争议皇帝:朱由检是一个有着明君之梦的人,他自认为所作所为皆是明君之为,实际上他只是在乎明君之名而已。他在某些方面的确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但是他最大的错处就是在不熟悉的领域充当专家。表面上勤政,实际上只是喜好权力。

如果给个更简短的评价,即:守成之能有余,再造乾坤力竭。空学汉宣明皇,才能却不及隋炀。感动自己十大历史人物第三位已是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