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子大都是穷苦人家的男孩子,因为女孩子是不允许当戏子的,这些人即使做了戏子,身份地位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都是极低的。一旦成为戏子,其所生育后代不能入科举考试,也即断了仕途,后人命运也很悲惨;培养过程如下:
从小即拜师学艺,生死皆从师命。一旦师父收下后,即使为师父做牛当马都是理所应该。从小就按师傅安排,从做杂事做起,侍候师傅饮食起居,耳闻目染懂点行长大点后,师傅即交基本功,唱、念、做、打样样都学,但并不全是师傅口传身教,大都是先入师门的师兄来教,受师兄的调教和支派。师父看到学有长进,逐步安排跑龙套,再演小角色,姿质聪慧,师傅又瞧得起,观众又认可,则可在师傅的应允下挑大梁,但一切收入由师傅统一支派,自己是没有话语权的。除非,师傅老了,撑不起大梁了,师兄也得不到观众认可,才能在这个机会下“出位”。又或者,师父亡故,而各位师兄又各立门户,才能真正切切“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