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观赏鱼会经常养死呢?看看是不是忽略了这4点

2024-08-19 10:30:35

差不多一个月前,有一位鱼友的鱼缸里几乎每天都会死一条鱼,包括红剑尾鱼、孔雀鱼和迷你鹦鹉鱼,死去的鱼体表和鱼鳃看起来都没什么问题,他问我这是什么原因。

这位鱼友提供的情况:刚开缸饲养一个月,加热棒24小时开着并保持28℃,溶解氧足够,胡乱加了一些硝化细菌,没有用过什么药物。

根据这些小罗跟他说,这应该是水质有问题,不是氨氮超标就是亚硝酸盐超标了。但是他没有测量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试剂,所以当下也不好说是什么原因,不过他马上在网上买了测试的试剂。

当时小罗跟他说可以换二分之一的水,加0.01%的海盐或粗盐进去,并停止喂食。不过这位鱼友的求知欲比较强,他说要等试剂到了测水质看看,于是就没换水又等了两天,鱼缸里的鱼差不多都死了。

测试的结果是亚硝酸盐超标了,测试的溶液呈深紫色,连比色卡都有点多余的那种。这样的话,鱼死得也不算不明不白了。只是小罗有点好奇,迷你鹦鹉鱼和孔雀鱼混养?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上图就是迷你鹦鹉鱼死的时候拍的,从体表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原因。想要知道鱼生病或者死亡的原因,得靠多观察它们在水中的表现,综合各种情况来判断,因为鱼一旦离开水面,我们就很难观察到它有什么症状了。

而观赏鱼感染疾病的原因,无非就以下这4种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和鱼自身的因素。

其实环境因素小罗之前都有说过,会影响观赏鱼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温、水质等。

(1)水温

鱼是变温动物,也就是冷血动物,它们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体温会顺应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鱼对水温的变化很敏感,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观赏鱼的生长和生存,而且它们应对水温突然改变的能力极差。

当水温急剧升高时,观赏鱼的代谢速率也会随之快速上升,同时对氧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升高,但是此时水体中的溶氧量却在减少(温度高溶氧量就低)。所以,此时有可能导致观赏鱼缺氧,并使行为发生改变,比如丧失平衡感、食欲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机体损伤、感冒、抗病能力减弱,甚至直接死亡。

当水温急剧下降时,观赏鱼的代谢速率也会随之快速下降,体温也一样随之降低,如果水温较低时观赏鱼产生的热能可能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且可能使红细胞变性,导致丧失携氧能力,造成观赏鱼呼吸困难。

总之,不管是温度急剧升高还是急剧下降,对观赏鱼都是不利的,严重的会直接致死。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要求不一样,因此我们混养观赏鱼的时候要挑选适宜温度相差不多的鱼。换水的时候,新旧水温要保持平衡,最多控制在1~2℃,超过3℃就有可能引起鱼死亡。

当你的鱼缸里有鱼不间断的死亡,首先可以先想想近几天温度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换水的时候有没有控制好温差,这样好判断病因或死因。

(2)水质

鱼是生活在水里面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观赏鱼的健康和生长。能影响水质好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酸碱度、溶解氧、透明度、氨氮、有机盐等理化指标。当然了,水温也是影响水质好坏的一个因素。

每种观赏鱼对水质的要求不一样,只要在适宜的范围内,观赏鱼的生长发育都良好,但是水质环境一旦变差,就很有可能导致观赏鱼生病或者死亡。

比如氨氮含量超标,或者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就可能使鱼接连不断的死亡,严重时,会是急性中毒死亡,我们从鱼缸和鱼体甚至观察不出什么原因。

此外,换水时新旧水的酸碱度和硬度如果骤变,也很有可能导致观赏鱼发生机体损伤、免疫力减弱,甚至直接死亡。

当水温没问题,而鱼又接二连三死亡的时候,可以测一下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

如果是在室外池塘养殖观赏鱼,池塘底质的好坏也是会影响观赏鱼的生长和健康,不过我们一般是用水族箱饲养,小罗就不啰嗦讲底质了。

这是引起观赏鱼感染疾病的主要因素。我们将致使鱼体生病的生物统称为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当然也包括一些原生生物,水螅、水生昆虫甚至藻类等。

一般来说,由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比如细菌性败血症、真菌感染的水霉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通常传染性疾病会有较明显的体表特征,用肉眼就能观察到,发病早期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到了中期要治疗就相对有点难度了。

寄生虫病的特点是发病速度和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低,但是这是建立在早发现早治疗,并且治疗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比如白点病,如果发现得早,结合水温和药物治疗,不难治愈;但是如果没有加热棒又没有备用治疗的药物,拖个几天也许还不会死,但是要再治疗就难了。

当水质恶化,病原体的生长繁殖速度会加快,致病作用会更明显,同时传染性也就更强了。因此,保持水质稳定良好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水质好,鱼才会少生病或不生病。

幸好,不管是传染性鱼病还是寄生性鱼病,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多少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这样就可以及时治疗了。大规模爆发的急性传染病也有可能体表没有异常,比如出血性败血症。

主要是操作不当的机械性损伤和喂食不当的营养性疾病。

(1)操作不当

比如换水、清洗、捕捞的时候,操作不当使鱼跳出来或碰到沉木、石头等,导致鱼鳞脱落或鱼鳍受损或鱼体出血等机械性损伤。

这样的鱼很容易感染疾病,水体中的细菌、真菌、霉菌或寄生虫会通过伤口侵入鱼体,比如水霉病、烂鳃病等通常就是通过这种途径感染的。

此外,新买的鱼和水草等可能带有病原体,如果没有经过消毒检疫就放入鱼缸,经常会因此把病原体和害虫带入鱼缸,危害到其他鱼的健康。比如新引入的鱼很容易感染白点病,水草上经常会附带螺卵或虫卵。

(2)喂食不当

喂食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喂过多或过少、饲料品种单一和饲料腐败变质。

喂食过多会导致观赏鱼消化不良,从而引发肠炎病,特别是像锦鲤和金鱼这样没有胃的观赏鱼。喂食过少则可能导致观赏鱼变瘦、体质衰弱、免疫力下降等。

长期喂食单一品种的饲料会导致观赏鱼某些营养成分缺乏,这样就容易患营养性疾病。比如缺乏蛋白质会引起观赏鱼萎瘪病;缺乏钙、磷等矿物质时会导致观赏鱼软骨病、弯体病等;缺乏维生素C时会导致观赏鱼出现脊椎弯曲症等。

而如果喂食的饲料已经腐败变质,那不仅会败坏水质,还会促进细菌繁衍,更会直接导致观赏鱼生病,比如细菌性肠炎。

我们投喂时最好能够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具体投喂量并没有标准,要靠我们的经验来判断,以不留残饵为好。

有些观赏鱼,特别是新引入的,可能无缘无故就死了,水温水质这些都很正常,鱼体也看不出什么毛病来。这种很有可能就是自身的原因,比如年老体衰寿终正寝。

通常来说适当运动的人往往比缺少运动的人来得健康点,而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的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观赏鱼和我们人是一样的,它们的自身健康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鱼更强壮更健康,有些鱼则较瘦小较虚弱。

观赏鱼的鳞片、皮肤及黏液等可以抵抗病原体入侵,体表无损健康的鱼,病原体是很难侵入鱼体的。且当病原体侵入鱼体时,通常还有一层屏障,它们会被鱼体内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并吸引白细胞到达受伤部位,一同吞噬病原体,进而表现出炎症反应。

但是,当鱼比较瘦小虚弱或者年老体衰时,鱼体的免疫力比较低,吞噬细胞和白细胞就会很难阻挡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局部的病变会慢慢扩大,当超过鱼体的承受能力时,会导致发病死亡。

观赏鱼很少会真的完全无缘无故的死亡,我们要找到致死的原因,可以从以上的4个因素入手分析,并从中找出原因来。不过有时候观赏鱼死亡是人力无法挽救的事,因此我们要有这点心理准备。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缸养的鱼为什么经常死

家里鱼缸里的鱼老是死,多数是饲养技术问题,观赏鱼的非正常死亡主要有以下因素:

1、水温超出饲养对象的承受范围或在范围有剧烈波动;

2、水质pH值超出饲养对象的承受范围或在范围有剧烈波动;

3、水质硬度值超出饲养对象的承受范围或在范围有剧烈波动;

4、自来水困水不当,余氯超标;

5、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缺氧;

6、过滤系统设置不当或处理能力不匹配,造成氨氮、亚盐中毒;

7、营养盐控制不佳造成盐、磷酸盐中毒(仅限海水鱼);

养的鱼老是无缘无故就死了,怎么办?

观赏鱼无缘无故死亡的最大凶手就是鱼病,而观赏鱼感染疾病的原因,无非就以下这4种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和鱼自身的因素。

其实环境因素会影响观赏鱼健康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温、水质等。

(1)水温

鱼是变温动物,也就是冷血动物,它们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体温会顺应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鱼对水温的变化很敏感,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观赏鱼的生长和生存,而且它们应对水温突然改变的能力极差。当水温急剧升高时,观赏鱼的代谢速率也会随之快速上升,同时对氧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升高,但是此时水体中的溶氧量却在减少(温度高溶氧量就低)。此时有可能导致观赏鱼缺氧,并使行为发生改变,比如丧失平衡感、食欲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机体损伤、感冒、抗病能力减弱,甚至直接死亡。当水温急剧下降时,观赏鱼的代谢速率也会随之快速下降,体温也一样随之降低,如果水温较低时观赏鱼产生的热能可能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且可能使红细胞变性,导致丧失携氧能力,造成观赏鱼呼吸困难。总之,不管是温度急剧升高还是急剧下降,对观赏鱼都是不利的,严重的会直接致死。不同种类的鱼对水温要求不一样,因此我们混养观赏鱼的时候要挑选适宜温度相差不多的鱼。换水的时候,新旧水温要保持平衡,最多控制在1~2℃,超过3℃就有可能引起鱼死亡。当你的鱼缸里有鱼不间断的死亡,首先可以先想想近几天温度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换水的时候有没有控制好温差,这样好判断病因或死因。

(2)水质

鱼是生活在水里面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观赏鱼的健康和生长。能影响水质好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酸碱度、溶解氧、透明度、氨氮、有机盐等理化指标。当然了,水温也是影响水质好坏的一个因素。每种观赏鱼对水质的要求不一样,只要在适宜的范围内,观赏鱼的生长发育都良好,但是水质环境一旦变差,就很有可能导致观赏鱼生病或者死亡。比如氨氮含量超标,或者亚盐含量超标,就可能使鱼接连不断的死亡,严重时,会是急性中毒死亡,我们从鱼缸和鱼体甚至观察不出什么原因。此外,换水时新旧水的酸碱度和硬度如果骤变,也很有可能导致观赏鱼发生机体损伤、免疫力减弱,甚至直接死亡。当水温没问题,而鱼又接二连三死亡的时候,可以测一下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盐等有毒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

这是引起观赏鱼感染疾病的主要因素。我们将致使鱼体生病的生物统称为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当然也包括一些原生生物,水螅、水生昆虫甚至藻类等。一般来说,由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比如细菌性败血症、真菌感染的水霉病,大多发病急、传播快,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通常传染性疾病会有较明显的体表特征,用肉眼就能观察到,发病早期治疗还是可以治愈的,到了中期要治疗就相对有点难度了。寄生虫病的特点是发病速度和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低,但是这是建立在早发现早治疗,并且治疗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比如白点病,如果发现得早,结合水温和药物治疗,不难治愈;但是如果没有加热棒又没有备用治疗的药物,拖个几天也许还不会死,但是要再治疗就难了。

主要是操作不当的机械性损伤和喂食不当的营养性疾病。

(1)操作不当

比如换水、清洗、捕捞的时候,操作不当使鱼跳出来或碰到沉木、石头等,导致鱼鳞脱落或鱼鳍受损或鱼体出血等机械性损伤。这样的鱼很容易感染疾病,水体中的细菌、真菌、霉菌或寄生虫会通过伤口侵入鱼体,比如水霉病、烂鳃病等通常就是通过这种途径感染的。此外,新买的鱼和水草等可能带有病原体,如果没有经过消毒检疫就放入鱼缸,经常会因此把病原体和害虫带入鱼缸,危害到其他鱼的健康。比如新引入的鱼很容易感染白点病,水草上经常会附带螺卵或虫卵。

(2)喂食不当

喂食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喂过多或过少、饲料品种单一和饲料变质。喂食过多会导致观赏鱼消化不良,从而引发肠炎病,特别是像锦鲤和金鱼这样没有胃的观赏鱼。喂食过少则可能导致观赏鱼变瘦、体质衰弱、免疫力下降等。长期喂食单一品种的饲料会导致观赏鱼某些营养成分缺乏,这样就容易患营养性疾病。比如缺乏蛋白质会引起观赏鱼萎瘪病;缺乏钙、磷等矿物质时会导致观赏鱼软骨病、弯体病等;缺乏维生素C时会导致观赏鱼出现脊椎弯曲症等。

有些观赏鱼,特别是新引入的,可能无缘无故就死了,水温水质这些都很正常,鱼体也看不出什么毛病来。这种很有可能就是自身的原因,比如年老体衰寿终正寝。通常来说适当运动的人往往比缺少运动的人来得健康点,而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的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观赏鱼和我们人是一样的,它们的自身健康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鱼更强壮更健康,有些鱼则较瘦小较虚弱。观赏鱼的鳞片、皮肤及黏液等可以抵抗病原体入侵,体表无损健康的鱼,病原体是很难侵入鱼体的。但是,当鱼比较瘦小虚弱或者年老体衰时,鱼体的免疫力比较低,吞噬细胞和白细胞就会很难阻挡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局部的病变会慢慢扩大,当超过鱼体的承受能力时,会导致发病死亡。

为什么鱼缸里的鱼老是死?

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好转,很多人都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家中养殖宠物。对于人们来讲,最长养殖的宠物是小猫小狗,除此之外也有人喜欢养殖金鱼。

然而在我们养殖鱼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鱼儿死亡的情况,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购买鱼苗来养殖。每年都在重复这样的过程,让我们也有些气馁和失望。

就我个人看来,之所以在浴缸里养鱼,总是会出现鱼儿活不长的情况,都是因为下面这些原因:

鱼儿对于水质的要求特别高,尤其作为观赏鱼类就,更是鱼中的贵族。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工作繁忙的缘故,便忘记了及时给鱼儿更换新鲜水。

如果长期生活在差的水质中,鱼儿自然也就会生病、死亡。因为鱼缸内属于死水,没有新鲜的水补充进来,久而久之水体污染之后,鱼儿自然也就死亡了。

除了长久不更换水以外,还有可能是养鱼的人不够专业。直接用新鲜的自来水养鱼,这样也会导致鱼儿死亡的情况出现。

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消毒粉,十分不利于鱼儿的生存;一般情况下来讲,养鱼的自来水,需要在自然状态下盛放一天,然后才能用于鱼缸养鱼。

在养鱼的过程中,鱼儿也极容易出现缺氧死亡的情况。对于那些没有制氧功能的鱼缸来讲,因为天气的变化,以及鱼缸中水草的生长情况,都会导致水中氧气缺乏。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让鱼儿出现集体死亡的情况。如果我们发现的及时,及时的添加新鲜水,或者补充水中的氧气,就可以缓解这样的情况,从而减少鱼儿死亡的次数。

综合上面的情况看来,在用鱼缸养鱼时候,鱼儿之所以会死亡;一方面因为水质被污染,而另一方面也因为水体缺氧,导致了鱼儿死亡。

为什么我养金鱼总是会死啊?我每天都会给它换水啊,我隔一两天才给他喂一两颗鱼食啊?怎么死那么快啊?烦

一般死因有四个:第一,买回直接用自来水养,水温变化大,金鱼感冒;第二,喂得太多太饱,撑死;第三,买入的金鱼本身有病。第四,金鱼的密度太大,缺氧。

1买鱼前的准备。准备好养鱼的容器。为了美观,一般用水族箱,配过滤设备。不过,玻璃水族箱比较难打理,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烧制的泥瓦缸。注入五分之四的自来水,静置三天以上。至少1天以上。这个过程中,自来水中的氯气会溢出,水温会逐渐升至和环境温度相当的温度。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不可忽略。2

挑选健康的金鱼。金鱼品相虽然很重要,但健康更重要。要看金鱼无损伤,无白点,尾巴鳍条无黑斑(水质不好会导致金鱼鱼鳍变黑,并非体色自然变化),鳞片比较完整。捞起时挣扎有力(如果有气无力,一般买回后很难养活)。不要买太多,初养三到五条即可,最好是买小一点儿的,相对来说病要少点儿,还能在养鱼过程中享受到自己养的金鱼慢慢变大的乐趣。

3.入缸前进行消毒。一般用一个较小的容器,取部分晾晒好的水,加入3%——5%的食盐,然后把装鱼的塑料袋连同原水放到里面,塑料袋要开口,避免金鱼缺氧致死,半小时后,用手试探塑料袋内的水和塑料袋外的水温度一致时,可把金鱼捞出,放到食盐水里。如果水温仍有温差,可继续等待,知道温差用手感觉不出后再捞鱼。这一步十分重要。

4.消毒后的金鱼入缸。金鱼在食盐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可捞起放入准备好的缸里。如果是水族箱请开启过滤设备。

5.入缸两天后喂食。喂食最好是选用活鱼虫。如果没有活鱼虫冻鱼虫或者成品鱼饲料也可以。投喂的量要把握好,以半小时到一小时内能够吃光为宜。开始尽量少投,逐渐加量,通过三到四天基本可确定每天相对固定的投喂量。

6.喂食定时定量。金鱼是不知道饱饥的小动物。如果食物充足,它会不停吃。有的可能会饱胀而死;如果长时间吃不完,残留的食物会败坏水质,导致金鱼得病。总而言之,要少喂,勤喂,但不能不喂。每天至少喂一次,最多不超过三次。偶尔有事儿不在家,一周左右不喂也不会出问题。但是小金鱼没有足够的食物个体不会长大。

7.适当换水。有过滤设备的水族箱每周抽出五分之一以上的水,加入晾晒三天以上、水温相当的新水;没有过滤设备的泥瓦缸,过一段时间用吸管抽取底部污物,然后加入等量晾晒过的新水即可。

8.发现病鱼即时捞出单养。金鱼有生病的,大部分会传染,平时观察金鱼,发现离群、白点等症状时,单独捞出治疗,以免传染其他健康金鱼。

注意避免金鱼死亡,尽量避免彻底、全部换水。因为,养出一缸好水是很不容易的。希望可以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