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猫咪驱虫的常见误区

2024-08-09 18:08:02

一、猫驱虫的错误认识

1、猫咪不出门,就不需要给它们除虫

就算是猫咪每天都只待在家里,不出门,但宠主每天都是进进出出的啊,主人外出回来时,衣物或者鞋底很容易携带着一些细微看不见的寄生虫或虫卵。一旦猫误舔到,它就会直接感染上寄生虫。此外,家里的下水道出水口、垃圾桶、盆栽等地方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很容易滋生寄生虫。如果你家猫咪恰好来到在这些地方玩耍,就会有感染寄生虫的一定风险。

2.、猫在接种疫苗后就不需要除虫了

其实猫接种疫苗和猫驱虫是猫健康不同的两个概念!一般猫咪接种疫苗主要是起到预防猫瘟、猫鼻支、肺炎等流行性传染病的作用,而对于寄生虫是完全无效的,并不会杀死猫身上的寄生虫。

3、一种驱虫剂对所有的寄生虫都有效

有一些新手主人可能就不太懂,不了解寄生虫是有多种种类的,就以为一种驱虫药就可以很好预防猫感染寄生虫了,其实不是的,因为寄生虫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的形状,感染不同寄生虫会出现不同的症状。除了分为包括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以外,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还可有很多不同的种类,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寄生虫需要用不同的药物处理,现在市场上没有能够杀死所有寄生虫的单一的驱虫药。

4.、我以前给猫咪除过虫,就不用再给它们除虫了。

猫咪体外寄生虫的生长周期较短,但是一般猫体外驱虫药物的药效也只是可以维持在一个月左右。就如比较常见的跳蚤来说,他的最短的生长周期就两周,耳螨的也只有16天。所以进行了此次驱虫,等到一个月后,一个新的虫卵又诞生了,寄生虫又开始跃跃欲试了,所以每个月都需要给他爱猫驱虫!

5、、在猫的身上看不到寄生虫,就没必要驱虫

以普通跳蚤为例,只有5%是我们的可以看见简单的,其余95%的蚤卵或者幼蚤都会隐秘的躲藏起来,并不会轻易被我们发现。可能你在家里只是发现一只跳蚤,而跳蚤可能已经泛滥成灾了,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所以不管主人你是看见还是没看见寄生虫,都应该坚持给你的爱猫除虫才行嘞!

氧宠博士相信大家阅读到这里,应该已经清楚了定期给爱宠驱虫的重要性了,寄生虫是猫很狡猾的敌人,主人要严谨重视起来,帮助猫咪做好抵御。那么如何给猫驱虫呢?可以点击《主人在家如何给猫咪驱虫》了解。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给猫咪驱虫有哪些误区?

给猫咪驱虫的误区主要包括:认为所有驱虫产品都适用于所有猫咪,过度使用驱虫药物,忽视猫咪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以及不注意环境卫生等。

首先,很多猫主人认为一种驱虫产品对所有猫咪都有效,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事实上,不同的驱虫产品针对不同的寄生虫,而且猫咪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也会影响驱虫产品的选择。例如,有些驱虫药对幼猫或老年猫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咨询兽医的建议。

其次,过度使用驱虫药物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一些猫主人为了预防寄生虫感染,会频繁地给猫咪使用驱虫药物,这可能会导致猫咪出现药物中毒或产生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兽医或宠物营养师的建议,合理使用驱虫药物,并定期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使用。

此外,忽视猫咪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也是一个误区。例如,幼猫和老年猫的免疫力较弱,需要更加关注预防寄生虫感染。同时,如果猫咪已经感染了寄生虫,需要根据其健康状况和寄生虫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最后,不注意环境卫生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误区。寄生虫不仅会在猫咪身上繁殖,还会在猫咪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因此,定期清洁猫咪的生活环境,如猫砂盆、猫窝、食盆等,也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总之,在给猫咪驱虫时,需要避免以上误区,根据猫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驱虫产品和方法,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工作,以确保猫咪的健康。

猫咪体内外驱虫说明与注意事项

那么很多人问了,猫咪在家又不出门,为什么要定期驱虫呢?今天我就来跟大家盘点,为什么定期对宠物进行驱虫工作,以及如何进行驱虫。

驱虫的误区

误区一:我家很爱干净,猫也经常洗澡,不用进行驱虫工作。

解答:宠物在家庭环境中,很多时候感染寄生虫并不是通过外界的直接接触,而是通过间接接触。

比如,虫卵可能在进门的脚垫上,被宠物舐到。有可能在猫刨猫砂之后,通过舐毛发误食,还有可能是通过猫咪墙壁的行为感染。

误区二:宠物的皮毛上看不到寄生虫,所以不用进行驱虫工作。

解答:不是所有的寄生虫都可以被肉眼观察到,肉眼能观察到的寄生虫其实是很少的。很多种类的寄生虫是寄生在皮肤之下,肠道里,甚至细胞中。

误区三:体外驱虫的频率不需要太频繁

解答:实际上所有的驱虫药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在时效过去之后并不能对宠物起到保护作用。

误区四:洗澡洗干净之后再进行驱虫

解答:洗澡之后宠物皮肤上的皮脂都被洗干净了,不利于药水被皮脂吸收再扩散到全身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驱虫三天之后再洗澡是更好的选择。

误区五:驱虫药会对宠物带来伤害

解答:实际上合理的使用在剂量范围之内的驱虫药,对宠物是安全的,要知道在每一种兽药上市之前都会进行安全计量范围测试和副作用反应测试。

相反,如果宠物已经出现了主人可以感知到的寄生虫病,会对宠物的健康更加不利,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做好防范工作更重要。

感染寄生虫的症状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猫咪很可能是感染了寄生虫病,需要家长进行治疗性驱虫:

第一种:异常的毛发脱落,毛发凝结,皮脂腺分泌油脂过多,毛出现一缕一缕打结梳不开的情况。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感染了滴虫。需要服用除了体内外驱虫之外专门的驱滴虫药物。

第二种:食欲不振,异常呕吐,厌食症,精神不佳,拉稀等。

这种情况一般是感染了肠道性的寄生虫,需要及时服用体内驱虫药物。

第三种:耳螨、皮肤奇痒、抓挠耳部和咬皮肤的状况。

这种情况一般是感染了体外寄生虫,已经威胁到了健康,需要进行体外驱虫,通常体外驱虫时也要进行体内驱虫,才有效果。

驱虫的方案

科学的来讲,驱虫的时间应该参照成虫的生长周期。

跳蚤的生长周期是14天,耳螨的生长周期是16天,科学的喂养,需要每个月对宠物进行体外驱虫。

因为猫很多时候不需要外出,所以可以延长体外驱虫的周期。

夏天建议1-2个月进行外驱,冬天建议2-3个月进行外驱。

体内驱虫建议2-3个月进行一次。

注意事项

家长需要特别注意:

1、进行体外驱虫时,要将猫后背的猫梳开,可以沾点水,露出皮肤,将药滴在皮肤上才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有比较好的效果。

2、驱虫前需要禁食4小时,这样能保证体内驱虫药的效果,并且减少刺激性呕吐。

3、体内外驱虫需要分开,中间间隔一天,减少肠胃刺激。

以上说的是预防的情况并不是已经发生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如果已经出现一些严重的情况,请遵循药品说明书或者医嘱,进行驱虫治疗。

猫狗驱虫的注意事项

误区一:我家宠物没有寄生虫的,一直在家里养着,家里卫生很干净的,怎么会有寄生虫呢?

寄生虫也可能粘在鞋底被带入房间,宠物碰了你的鞋子,就可能感染。所以在家里也不一定会安全。

误区二:以前没有做过驱虫,突然自家宠物拉出了虫,才意识到了需要驱虫。

其实这个时候寄生虫已经对宠物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同样主人也暴露在了高感染的环境中,非常危险。

误区三:驱虫药可以驱走所有的虫?

很多驱虫药都是广谱的,但是没有一种驱虫药可以驱走所有的寄生虫。

误区四:之前驱过虫了,我就不需要再驱虫了?

驱虫药是有周期的,到了一定的时限,就会失效,所以驱虫要定期。

误区五:驱虫药毒性很大,不要给犬猫频繁驱虫?

确实有些驱虫药物成分为农药成分,具有一定的低毒毒性,但并不是驱虫药都是这样的,所以要选择相对更安全的药物成分来为爱宠进行定期体内外驱虫。

误区六:我家宝宝打过疫苗了,还需要驱虫呀?

打疫苗不等于驱虫,疫苗主要防治猫狗之间的传染病,并不能防治寄生虫。想要全方面保护家中的毛孩子,就需要两手抓。

误区七:吃了驱虫药,就该有虫卵排出来?

体内很多寄生虫肉眼是看不到的,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

误区八:滴剂喷剂可能会危害人的健康。

驱虫药只会对无脊椎的动物起效,同时并不依靠气味扩散驱除寄生虫,而是药物成分在狗狗皮脂腺扩散,狗狗身上的寄生虫在触碰到药液后会过度兴奋而死,以此达到驱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