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五

2024-08-01 04:17:40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综合报告(2006—2007)(五)

五、中国区域物流的新进展

(一)港口物流统筹合作

20__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5.6亿吨,同比增长15.6%;集装箱吞吐量93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双双保持世界第一的位次。上海XX货物吞吐量4.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71万标准箱,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截至20__年底,我国已经有上海XX、宁波—舟山XX、广州XX、深圳XX、天津XX、秦皇岛XX、青岛XX、大连XX、苏州XX、南京XX、日照XX、南通XX等12个亿吨大港。20__年8月,国务院发布《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将在全国沿海港口划分5个港口群体和形成8个运输系统,将使大型港口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增强为腹地经济服务的能力。

20__年,港口之间加快合作或联盟步伐。9月24日,来自苏浙沪16个城市的港口管理部门决定建立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合作联席会议制度。7月14日,宁波、舟山两市就继续推进港口发展达成共识,使两港一体化更进一步。8月31日,营口XX和盘锦XX举行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山东省针对省内港口“多而散”、沿海港口密度大、腹地大多重合的特点,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策略。广西区提出“泛北部湾”构想,要努力打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有关方案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区内港口资源整合进入实际推进阶段。

各地港口成为各类物流企业聚集地。许多国际大型物流企业都在港口新建或扩建转运中心或物流中心,马、美国总统轮船等航运企业租用港口物流仓储设施,作为开展国内物流业务的重要枢纽。国有物流企业,像中远、中XX、外运、航空、集团、集团)、码头、招商局物流等全国领先的物流企业都把港口作为重要的发展基地。公司在完成换股吸收合并上港集箱后,公司股票10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XX挂牌交易。港口物流资源的整合,物流功能的提升,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二)物流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产业集群的趋势。产业集群要求物流集聚,物流集聚离不开产业集群。如,浙江传化物流基地20__年实现营业额23亿元,吸引400余家省内外的专业运输、仓储、零担、货代等物流企业进驻,整合了30多万辆的社会车源,服务于杭州市及周边地区18000多家企业。北京空港物流基地截至20__年底,累计吸引国内外企业190家,实现税收11.1亿元,形成了一个“临空经济”产业带。上海西北XX引进物流企业59家,建成7个大型配送中心,每年进出园区的货物1.98亿吨,开始承担上海“陆港”物流的主体功能。民生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汽车零部件即时配送能力超过80万辆,汽车整车吞吐能力超过100万辆,与国内外500多家汽车制造商、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物流服务的集聚,为制造业主辅分离、物流服务社会化创造了条件,二产与三产融合互动,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武汉高XX产业园,借助经济圈和交通枢纽优势,已经形成保税物流、口岸物流和汽车零配件物流三大物流产业集群,78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正在打造中部物流外包基地。

(三)区域物流合作出现跨区域、跨国、跨境趋势20__年,闽粤赣三省的13个城市建立了物流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制定了《闽粤赣十三市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同时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体系,并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人才流动等方面进行合作。20__年,长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区域和环XX的三大区域合作组织共同签署了《关于区域合作组织间开展工作交流与合作的协议》。这是中国三大经济圈首次签署“组织间合作协议”。继20__年7月,泛珠三角9省区签署《泛珠三角现代物流发展合作协议》后,区内各地政府贯彻协议精神,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重点建设跨区、跨境的公路、铁路和航道的改造和扩建,形成泛珠三角水陆运输网;制定和完善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市场准入,打破区域壁垒,促进物流在区域内快速发展,打造区域物流环境。

CEPA实施以来,粤港积极开展跨境快速通关改革试点,两地海关不断推进陆路通关作业改革,实现了转关监管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监管模2

式以及口岸车辆自动核放。目前,进境地口岸转关已由原先平均20分钟完成通过放行减少至平均5秒钟内由通道完成自动核放。在区域合作方面,珠三角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与泛长三角,环XX与黄河三角,北XX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等,物流合作开始加速。在国际上,东盟10+1,中XX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欧亚大陆桥的建设等,也开始对中国物流格局产生影响。

六、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

(一)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

20__年,物流固定资产投资1.22万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交通运输业仍然保持了较大比重和增幅,运输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仓储业受集中开建和旧仓改造的影响,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9%;配送、加工、包装业等现代物流业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20__年我国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2003—20__年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二)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

1.铁路:20__年,中国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553亿元,同比增长76%,完成新线铺轨1040公里、复线铺轨997公里,投产新线1605公里、复线705公里、

电气化铁路3960公里。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已达7.66万公里。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2.公路:20__年,全国全年新改建公路里程3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60公里。到20__年底,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8万公里(包括从本年纳入统计的155万公里村道),高速公路达4.54万公里。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6万公里,建成了4.3万公里全国“绿色通道”网络。

3.水运:20__年,沿海港口新扩建泊位252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144个,新增吞吐能力4.95亿吨。内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6720万吨,改善内河航道里程521公里。

4.民航:20__年,民航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260亿元,其中北京XX扩建工程以及保障20__年奥运会相关项目是建设的重点。

(三)物流园区(基地、中心)首次“摸底”

20__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对全国物流园区进行了调研。本项调查收集到的物流园区的总量为207个,其中已经运营的物流园区50个,占24%;在建的物流园区65个,占31%;规划中的物流园区92个,占45%。物流园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其物流园区的数量为88个,占到总量的43%。在物流园区的开发过程中,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的物流园区有128个,占总量的61%;政府规划、工业地产商主导开发的物流园区有51个,占25%;企业自主开发的物流园区有28个,占14%。在物流园区的投资主体中,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企业出资建设的物流园区占34%;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物流园区占25%;企业自己出资兴建的物流园区占41%。从投资规模看,总投资在1-10亿元之间的占总量的50%;总投资在1亿元以下的物流园区占12%;总投资在30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占7%。物流园区的占地面积主要集中在0.1-1平方公里之间,其数量占47%。物流园区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库房/货场租金、配套设施租金/管理费、各种增值服务费、物业管理费和办公楼租金。规划不充分和征地困难成为物流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多数物流园区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和提供信息化服务。

(四)物流技术与装备更新换代

1.工业车辆:据统计,20__年上半年,国内机动工业车辆销量为49894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04%。非机动工业车辆销量为698612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56%。20__年全年机动工业车辆销量已突破10万台。机动工业车销量前六位的企业是: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公司。从销售区域来看,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销售情况较好。

2.托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分析,20__年,我国托盘总产量2640万片,同比增长5.22%;实现产值37.27亿元,同比增长19.95%。托盘市场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并开始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国内托盘市场仍以木托盘占主导地位,但总产量呈下降趋势;塑料托盘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比例,内置钢嵌件技术的应用带动了全行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金属材料托盘的增长是20__年托盘市场的亮点,带有上部结构的金属托盘应用于高端的汽车、乳制品和造纸行业,更成为增长的重点。同时,中国托盘共用系统启动了前期筹备工作,预计20__年上半年开始实质性操作。

3.货架行业:20__年货架行业总产量约为24万吨,产值约22亿元,比20__年增长三成多。货架需求行业面广泛,尤其是汽车、家电、图书、医药、零售、食品和冷冻冷藏等行业发展较快。80%新建的自动化立体库货架高度都在20米左右,焊接式货架应用不断减少,组合式货架已成为高层货架的主导结构。

4.自动化立体仓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__年底,全国自动化立体库的保有量已超过500座。20__年建设的自动化立体库在80座以上,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汽车、烟草、食品加工、服装生产、医药生产及流通等行业。

5.输送分拣设备:20__年,输送分拣设备的需求仍持续增长,一些国外物流系统及设备供应商逐渐在中国站稳脚跟。20__年,范、大福、村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均取得了较好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