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的树是什么意思

2024-02-29 00:00:00

火树银花,汉语成语,拼音是 huǒ shù yín huā,意思是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出自《正月十五夜》。

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译文: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

例句: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绚丽灿烂。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形容节日晚上的灯火。

造句

1、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绚丽灿烂。

2、每当夜幕降临,便可看到火树银花、五光十色的景象。

3、节日的夜晚,天安门广场火树银花,绚丽多姿。

4、元宵之夜,处处火树银花。

5、海上升明月,火树银花夜上海!

6、火树银花不夜天,全城人民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7、十一国庆,四海同欢,夜晚北京市容一片火树银花,煞是美丽。

8、过春节时放的烟火十分漂亮,火树银花,令人目不暇接。

9、总之家家火树银花,人们说笑风声,颇是热闹。

10、除夕之夜,火树银花,举国欢腾。

11、当霜雪覆盖时,又见"火树银花"奇观。

12、春节的夜晚,到处是火树银花的景象。

13、元宵夜的街上火树银花。

14、各大酒店无不以火树银花的布景招揽客人,儿童唱词班和圣诞音乐处处可闻。

15、火树银花不夜天,流光溢彩舞蹁跹。踏起欢快的舞步,敲起豪迈的大鼓,唱着憧憬的曲谱,搂着幸福的腰身,人生从此光彩夺目。平安夜祝你快乐通宵达“诞”。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