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裆的解释是:1.亦作'两裆'。亦称'两裆衫'。即半臂。古时短袖衣,形似今之背心。2.两者相当。3.两者一起充当。两裆[liǎngdāng]⒈见“两当”。
两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两裆详细内容】
两裆两裆亦作“两当”。背心式服装。一般作成两片,一片挡胸,一片挡背,肩部以带相联。两汉时仅用作内衣,多施于妇女。魏晋时则不拘男女,均可穿在外面,成为一种便服。
二、网友释义
裲裆,亦作“两裆”,是一种盛行于两晋南北朝的背心式服装,其名称最早见于东汉刘熙的《释名·释衣服》。制式为前后各一片布帛,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无领,腰间以带子系扎,着于衣内或衣外,其意在挡住前心后背。裲裆最初为内衣,至西晋末年,出现穿在外面的“裲裆衫”,到南北朝时期,裲裆外穿现象普及,男女均可穿着。北魏迁都洛阳后,裲裆衫被纳入等级体系,作为正装、朝服,至隋唐时,文武官吏还有穿用。到宋太祖建隆年间尚有“裲裆”作为朝服的相关记录,此后“裲裆”作为日常或礼仪服装的记录渐渐消失,但其服制与后世的马甲、背心、坎肩等息息相关。
三、汉语大词典
见“两当”。《汉语大词典》:两当(两当) 拼音:liǎngdāng(1).亦作“两裆”。亦称“两当衫”。即半臂。古时短袖衣,形似今之背心。《南史·柳元景传》:“安都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铠,唯著绛衲两当衫,马亦去具装,驰入贼阵。”《南史·沈攸之传》:“攸之有素书十数行,常韬在两裆角,云是宋明帝与己约誓。”《新唐书·宪宗十八女传》:“群臣请以主左右上媵戴鬓帛承拜,两裆持命。”(2).两者相当。清黄遵宪《寒夜独坐卧虹榭》诗:“层阴压屋天四盖,寒云入户山两当。”钱仲联注:“郦道元《水经注》:‘河池县有两当水。或云:县西界有两山相当为名。’”(3).两者一起充当。老舍《骆驼祥子》十四:“祥子的确不错,但是提到儿婿两当,还差得多呢。”
四、其他释义
1.见'两当'。
五、关于两裆的成语
三三两两 公私两济 擘两分星 才貌两全 弹斤估两 掂斤估两
六、关于两裆的造句
1、第一部分首先探讨了“半臂”的源流,并将“半臂”和“背子”、“两裆”这两种容易与它混淆的服饰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尝试对唐代的“半臂”给出一个较为合适的定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两裆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