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的网络解释是:陈独秀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陈独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陈独秀详细内容】
(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至1927年,一直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工作。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投降主义,并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使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在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曾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首领。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战爆发后出狱。病逝于四川江津。著作有《独秀文存》。陈独秀(陳獨秀)[chéndúxiù]⒈(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至1927年,一直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工作。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投降主义,并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使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在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曾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首领。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战爆发后出狱。病逝于四川江津。著作有《独秀文存》。
二、基础解释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1927年,在中共“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其后,他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组织托派组织。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后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抗战爆发后,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与托派中央决裂。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
三、其他释义
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至1927年,一直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工作。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投降主义,并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使革命遭到惨重失败。在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曾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首领。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战爆发后出狱。病逝于四川江津。著作有《独秀文存》。
四、关于陈独秀的成语
丢丢秀秀 陈陈相因 独是独非 独往独来 独行独断 独清独醒
五、关于陈独秀的词语
一枝独秀 陈规陋习 陈言务去 水陆毕陈 新陈代谢
六、关于陈独秀的诗词
> >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陈独秀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