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谁创立江南制造总局

2024-02-29 00:00:00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创立江南制造总局。该机构成立于1865年9月20日的上海,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雇用工兵2800人,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还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等文化教育机构。但是,它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浓厚的衙门习气。

江南制造总局的迅速发展

迁入高昌庙新址后,江南制造总局迅速发展起来。1868年至1871年间,先后建成了木工厂、熟铁厂、铸钢铁厂、机器厂、锅炉厂、枪厂、轮船厂等7个下属厂。同时,在制造局内设置了中国近代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翻译馆,1868年又将上海同文馆迁入,正式命名为广方言馆。1911年前,制造局生产的产品主要有机器、轮船、枪炮火药和钢材4大类,具备了较强的近代工业生产能力。

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是军事上追求“自强”的产物,轮船和枪炮制造自然是优先发展的建设项目。1868年7月,由徐寿、华蘅芳等人负责制造的江南制造总局第一艘兵舰竣工,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为之取名“恬吉”号,“意取四海波恬,厂务安吉也”。(1875年光绪皇帝即位后,为避其名“载湉”之讳,该舰改名为“惠吉”号)。该舰在吴淞口至长江口试航,轰动上海滩,当年的《教会新报》对此有详细报道:

惟我中国设制造局四处,乃上海、金陵、武昌、福州也,上海局最早。而昨日新造轮船,亦为始成,时于7月29日,轮船造作完成,即驶入浦,船舱有上海应道宪、局总办、管理轮船委员。船尾插有一面新艳黄色龙旗。由高昌庙十点钟零三分开,行至英美两公馆之中,临近陆家嘴时十点廿三分,铁皮与天平轮船,各放三炮,以作庆贺之意。继续驶至吴淞不过一点钟零三分时候,吴淞岸开炮庆贺,应观察各员登岸。其未登岸者即将轮船开往大洋,计一点钟时,开至大洋一海岛处,约二百一十三里之遥,风逆浪大,船行甚稳。按一点钟可行三十六里,于本月初一日六点零二十分,由海岛开回,途中停泊十五分,到吴淞十二点钟零五分,按一点钟行三十七里,至上海正一点钟,到高昌庙码头两点零二十分。所用之煤一点钟约烧两担,一日计用十吨煤。上海官民无不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