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结膜炎|由于黄色的眼屎比较多,会有眼睛不能正常睁开的症状出现。自然分娩经过产道时受到感染或眼泪流到鼻子的管道堵塞等原因引起感染。出生48小时后发生的结膜炎是细菌性结膜炎要接受抗生素治疗。
头部损伤|出生时经过狭窄的产道时脑部受到损伤被称为脑损伤。头盖血肿是指头盖骨骨膜下端出血,头上鼓出大小不一的肿块。疝类是头皮底下出现出血,比头盖血肿突出部位大,头皮看起来有瘀青。头盖血肿或疝类在婴儿出生100天后会自动消失,但还是接受小儿科专家的诊断比较好。
脐疝|肚脐周围没有完全愈合,皮肤底下的肌肉还有小孔,一部分肠管由于腹压增加而从肚脐处突出来的症状就叫脐疝。宝宝长大一些后便会有所改善,但如果突出的部位过大、1岁以后也没有改善,或是突出部位里有结肠现象时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新生儿中毒性红斑|30%—7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这种疾病。出生后2~3天时婴儿的颈部、躯干、臀部等处会出现像蚊虫叮咬后似的红色小点,持续1周左右后便会自动消失。其病因尚不清楚,但婴儿体温较高时情况会更加严重。
先天性胆道闭锁|胆管是连接肝脏和十二指肠的管道,胆汁若不能通过胆管重新被肝脏吸收便会出现黄疸症状。新生儿的眼白和皮肤发黄,小便颜色也呈黄色,大便呈白色。如果不进行快速诊断和治疗,病情加重后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宝宝若出现上述症状时要马上去医院。
鹅口疮|因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口腔内长出许多白点,口腔内的真菌若进入肠道还会引起腹泻。常见于早产儿和身体虚弱的新生儿。正常婴儿若不注重口腔卫生,奶瓶或乳头消毒不及时的话也有可能发生。如果想分辨是不是口腔中的奶渣时,可以用柔软的纱布轻轻擦拭,如果不易擦去且有出血的话就可能是鹅口疮了.
新生儿黄疸|肝脏中缺少胆红索的分解酶便会产生黄疸。从轻微的不需治疗的生理性黄疸到病理性黄疸,其病因多种多样。胆红素数值在6~8毫克/毫升以下的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一周以内就会消失,也不会有后遗症。吃母乳的新生儿出现的母乳性黄疸多发于宝宝出生后1~2周,这时中断母乳喂养3天左右即可好转。引起黄疸的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害脑细胞而形成核黄疸,可能会造成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
脐肉芽肿(肚脐炎症)|脐带残端留在肚脐上超过10天仍不脱落,且肚脐有分泌物,严重时还会出血或二次细菌感染而引发炎症。细菌进入身体后有可能会导致败血症那样的严重疾病。一般使用硝酸银溶液对肉芽进行消毒处理。
低血钙|因钙磷比例失衡而产生的疾病,多发生在出生后5~10天。表现为皮肤发青、手脚抽搐、不爱吃奶(吃了也容易吐)或者全身无力。婴儿患低血钙时应喂食低磷奶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因营养不良等原因而导致智能发育迟缓等后遗症。
肥厚性幽门狭窄症|新生儿喝奶时若出现喷射状呕吐,应怀疑是否为肥厚性幽门狭窄症。从胃到十二指肠间的部分叫做幽门,若幽门壁肌肉异常肥大时,胃里的食物便难以流过此处进入十二指肠。男婴比女婴患此病的几率更高,出生7天以内基本没有任何症状,到出生2~3周后逐渐产生症状。最初表现为把母乳或配方奶一点点吐出来,随着病情的发展,渐渐变成吃完奶后便出现喷射状呕吐。如果宝宝继续不能吃东西、只是吐的话,会引起脱水,这对成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此病需要通过手术将过厚的环形幽门壁肌肉切除。
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指一部分结肠没有副交感神经,大便不能排到肛门的疾病。有这种疾病的宝宝吃完母乳或配方奶后不能排便,所以肚子会逐渐变大,即使排便也只有一点点。此病和一般的便秘不同,是由肠道问题所引起的,所以需要进行手术,把没有副交感神经的部分切除后,将带有副交感神经的部分连接起来。妈妈也要注意区别此病与便秘的症状,以免延误治疗。
呕吐|呕吐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有时会持续到半岁为止。宝宝开始吃辅食,并能自己坐以后基本就不再呕吐了。为了防止呕吐,喂完奶后应给宝宝拍嗝。婴儿发育、体重增加都正常的话一般就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婴儿不吃奶时也会呕吐的话就需要到医院检查。胃肠道感染或肠梗阻等疾病都可能会出现这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