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的解释是:准噶尔汗国的首领噶尔丹于1676年打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之后,把松散的联盟体制步步改变为集权的政权体制后建立的君主制国家。噶尔丹通过把准噶尔首领的台吉地位上升为汗王地位,在1678年正式建立了一个汗国。因1635年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归顺后金,且1646年卫拉特各部首领联名归顺清朝,所以噶尔丹改变了卫拉特与清朝的主从关系,标志着卫拉特蒙古的重新独立。准噶尔[zhǔngáěr]⒈清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原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东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天山南路。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清军击溃。
准噶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准噶尔详细内容】
⒈清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原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东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天山南路。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清军击溃。《清史稿·地理志二五》:“杜尔伯特部十六旗:至京师六千餘里。引元臣孛罕之裔,姓绰罗斯,六传至额森,即乜先,生二子。长伯罗纳哈勒,为杜尔伯特部祖,次额斯墨特尔诺颜,为準噶尔部祖。”清魏源《<海国图志>叙》:“昔準噶尔跳踉於康熙,雍正之两朝,而电埽於乾隆之中叶。”
二、综合释义
准噶尔汗国的首领噶尔丹于1676年打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之后,把松散的联盟体制步步改变为集权的政权体制后建立的君主制国家。噶尔丹通过把准噶尔首领的台吉地位上升为汗王地位,在1678年正式建立了一个汗国。因1635年卫拉特盟主固始汗遣使归顺后金,且1646年卫拉特各部首领联名归顺清朝,所以噶尔丹改变了卫拉特与清朝的主从关系,标志着卫拉特蒙古的重新独立。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清军击溃。《清史稿·地理志二五》:“杜尔伯特部十六旗:至京师六千餘里。元臣孛罕之裔,姓绰罗斯,六传至额森,即乜先,生二子。长伯罗纳哈勒,为杜尔伯特部祖,次额斯墨特尔诺颜,为準噶尔部祖。”清魏源《<海国图志>叙》:“昔準噶尔跳踉於康熙,雍正之两朝,而电埽於乾隆之中叶。”
三、汉语大词典
清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原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东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天山南路。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清军击溃。《清史稿·地理志二五》:“杜尔伯特部十六旗:至京师六千馀里。元臣孛罕之裔,姓绰罗斯,六传至额森,即乜先,生二子。长伯罗纳哈勒,为杜尔伯特部祖,次额斯墨特尔诺颜,为准噶尔部祖。”清魏源《〈海国图志〉叙》:“昔准噶尔跳踉于康熙,雍正之两朝,而电埽于乾隆之中叶。”
四、其他释义
1.清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领以绰罗斯为姓,故又名绰罗斯部。原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东和博克河﹑萨里山一带,后以伊犁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势力扩大到天山南路。乾隆二十年(1755年)为清军击溃。
五、关于准噶尔的词语
尔汝交 法脉准绳 十拿九准 酌古准今 推情准理 羹污准须
六、关于准噶尔的英语
Dzungaria JunggarBasin ZhungerBasin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准噶尔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