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于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两个讲话(即“引言”和结论报告),系统地总结了“五四”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回答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中长期争论的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和党的文艺路线,指明了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工作者要为工农兵服务,要在斗争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改造世界观,转移立足点。无产阶级的文学和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应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同时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反映的产物,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因此,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革命的文艺作品。讲话还论述了批判与继承、普及与提高、动机与效果等关系问题。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把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对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党员和干部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
文艺的宣泄功能
追溯文艺的起源,歌、舞、诗是同时产生的。原始部落的人们在打来猎物、烧烤着吃完之后,围着篝火欢乐歌舞,那就是最初的音乐和舞蹈,简单的歌词就是口头的诗,这就是早期的感情宣泄。人是感情动物,有七情六欲,这些情欲受到了主客观因素的激发,达到了激烈的程度,必然会求得宣泄,这种宣泄其实就是感情的抒发,也就是抒情。不过,抒情一词太过文雅,比较含蓄,不如用宣泄一词来得直接、爽快、强烈,而文艺就是宣泄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升华,逐步形成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为具有高难度的门类,有的用肢体(舞蹈),有的用音调(歌唱),有的用技艺(美术、书法、杂技),有的用语言(文学),有的用表演(戏曲)。最初,它们都是与功利无关的,只是为宣泄而宣泄,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就接近它的原义。只是后来由于人们意识到了生存的集体性和社会属性,个人的宣泄一旦公之于众,必然对群众产生影响,正如只供写给自己查阅的日记可以随意宣泄,而提供读者欣赏的小说则应当顾及效果。顾及效果不等于否定宣泄,直到今天,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文艺作品,其本质依然是感情的宣泄,这种个人的感情宣泄只要无碍于他人,就是合理的存在,应当包容、允许。如果硬把它异化为理智的宣传,那就失去了文艺产生的基础,背离了文艺构成的元素,就不成其文艺而是枯燥的宣传品了。诸如“不吐不快”“真情实感”“有感而发”“愤怒出诗人”“在心为诗”“以情动人”“情之所至”“掩卷涕泣”等词语都是对于宣泄的认知。人的情感是不息的水流,文艺是下泄的多彩江河,只能修筑共识的堤坝,而不能把全部水流改造成礼赞的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