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世界学术史上也值得大书特书”(李学勤语)。作为甲骨学史肇端的必备要素,甲骨文发现者成为诸多相关学术领域的关注对象。目前公认的甲骨文发现者为王懿荣。
王宇信等所撰《甲骨学发展120年》一书认为,王懿荣“1899年第一个鉴定、购藏甲骨文,奠定了国际性学问甲骨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被海内外学者尊崇为‘甲骨文之父’”。
发现与购藏
关于王懿荣与甲骨文的发现,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懿荣因患疟疾,在北京菜市口的达仁堂药店抓了几副中药。在翻检药物时,他发现其中有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有人工契刻的符号,颇类篆文。王是金石学家,素精于文字考订,故判断这是尚不为世人所知的上古文字材料。于是再派人到达仁堂去,将该店所存“龙骨”全部检选一通,又得有字者若干,“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王懿荣之子王汉章语)。
追溯起来,上述传说始于署名汐翁的一篇名为《龟甲文》的短文,刊于1931年7月5日北京出版的《华北日报》的《华北画刊》第89期。李学勤2007年在《殷都学刊》发表《汐翁〈龟甲文〉与甲骨文的发现》一文,指出该文“关于甲骨文的发现离奇而不符合事实”。李先生的文章从学术角度为误传画上了句号。如果说,甲骨文的发现并不始于王懿荣吃“龙骨”,那么,甲骨文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它的发现者到底是什么人?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以下简称《综述》)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大略如后。
甲骨文首先被发现的地点是河南安阳的小屯村,这里位于洹水之南,是现在驰名世界的殷墟,地下埋藏大量契刻着殷代文字的龟甲兽骨。这些龟甲上契刻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也称“契文”。因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一般被称为甲骨卜辞。若干年来,在甲骨文中发现了一些非卜辞的记事文献材料,但数量不是很大。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从文献学的角度来说,则是我国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历史文献。
最早看到这种物件的是小屯村农民。他们掘得这些宝贝但不识为何物,于是随手扔掉,或填塞枯井,有些头脑灵活的人则把它们当作“龙骨”卖给中药铺。小屯村有个剃头匠叫李成,爱干此事。每逢庙会,李成还把“龙骨粉”当止血的“刀尖药”去卖。“龙骨”本当天成,因而带字的甲骨药铺是不收的,在出卖时,还需要将上面所刻文字刮去,相当麻烦,况且药铺收购“龙骨”的出价极低,每斤才制钱六文,所以一直没有人下大力气搜求此物。
光绪二十四年,山东潍县(今属潍坊)的古董商范寿轩跑到小屯收购文物。当时金石之学大盛,凡古物以有铭文者为贵,所以范注意询问地里有没有出带字的东西,当问及李成时,李将带字的甲骨拿出来给他看。这是陈梦家1953年到小屯时,亲访李成的儿子李全福及村中老人何金生(即何三,72岁)所得口述史料(《综述》第2页)。
范寿轩初不识甲骨为何物,故未收购。当年冬天,他到天津一名老主顾王襄家里,言及此事。在座的书法家孟广慧(字定生)听范所述,认为当是古代简策,促他速去访求。第二年(1899)秋天,范携所获“龙骨”到天津出售。这是甲骨的首次正式面世,也是学者与甲骨文的首次接触。据考证,交易地点在一家名为“马家店”的大车店,位于今天津红桥区春德街、韦驼庙大街附近的南小道子85号。
因范寿轩索价较高,孟定生和王襄等人财力有限,所购不多,范寿轩遂携至北京,售予王懿荣。第二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王氏以国子监祭酒任团练大臣,城陷后投井殉国,所藏甲骨后多归《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字铁云)。1903年,刘鹗采纳罗振玉的建议,将购自王懿荣旧藏并他途所得甲骨共5000余片加以整理,精选1000余片,墨拓石印,名之《铁云藏龟》,是为甲骨文著录之滥觞。甲骨文由此才广为人知,甲骨学亦终在学术界蔚成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