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笏的辞典修订版是:把笏版插在腰带上。《新唐书.卷一二六.张九龄传》:「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
搢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搢笏详细内容】
1.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2.引申指朝见。搢笏[jìnhù]⒈亦作“搢忽”。⒉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⒊引申指朝见。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搢忽”。⒉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引《穀梁传·僖公三年》:“阳穀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范宁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墨子·公孟》:“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毕沅校注:“忽即笏字。”《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大服,冕褘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清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新乐初受封,搢笏登天廷。”⒊引申指朝见。引明董谷《碧里杂存·宝志公》:“圣祖异焉,勅建灵谷寺……命太常岁祭,行搢笏之礼焉。”
三、汉语大词典
亦作“搢忽”。(1).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谷梁传·僖公三年》:“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范宁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墨子·公孟》:“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毕沅校注:“忽即笏字。”《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大服,冕袆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清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新乐初受封,搢笏登天廷。”(2).引申指朝见。明董谷《碧里杂存·宝志公》:“圣祖异焉,敕建灵谷寺……命太常岁祭,行搢笏之礼焉。”
四、国语辞典
把笏版插在腰带上。搢笏[jìnhù]⒈把笏版插在腰带上。引《新唐书·卷一二六·张九龄传》:「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
五、关于搢笏的词语
秉笏披袍 搢绅之士 拄笏西山 垂绅正笏 袍笏登场 朱衣象笏
六、关于搢笏的诗句
佩刀搢笏凤墀前 雅拜怎生搢笏 搢笏笼鸽以放生 雅拜怎生搢笏 孤屿插天如搢笏 搢笏玉皇侧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搢笏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