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的网络解释是:盂兰盆“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法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盂兰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盂兰盆详细内容】
1.[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盂兰盆[yúlánpén]⒈[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⒉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⒊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二、基础解释
1.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
三、国语辞典
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的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是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侯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盂兰盆[yúlánpén]⒈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的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是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侯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
四、辞典修订版
佛教用语。意为倒悬。指饿鬼道众生活在像被倒吊般的痛苦中。为梵语Ullambana的音译。佛教徒于僧团结夏安居结束日(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丰盛的供品,供养三宝以救先人倒悬之苦,相传是出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盂兰盆经」述说其事。在唐时,已将「盆」解为盛食物的器具,宋代民俗便演变成中元节祭祀祖先及占侯之物。用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面编织成一个盆碗形以放纸钱等物的器具,称为「盂兰盆」。除了作祭祀之用外,在焚烧后,看盆倒所向,也可以占气候。
五、关于盂兰盆的造句
1、在佛教盂兰盆节期间这样痛苦的遭遇是正常的,但今年却百般折磨。
2、浦市中元祈福节是当地群众纪念祖先的节日,也是泸溪县代表性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始于宋末,又称祭孤、七月半、寄生节、盂兰盆会等。
3、看到上图山的一边刻了很大的“大”这个汉字吗?我们猜想在盂兰盆会或其他的日本传统节日中,可能会起火点燃这个部分吧?
4、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
5、这千余口棺材虽然没有下葬,可是庙里每年有三四次化缘为他们做道场,还有盂兰盆会这样的满汉全席。
6、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近日,日本埼玉县川口市的芝园小区将举办盂兰盆会舞蹈活动。
六、关于盂兰盆的英语
Ullambana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盂兰盆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