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没有完不成的理想,心中有想要达到的目标,或者想去的地方,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为之而努力,一生光明磊落、乐观、开朗。
乌托邦表示什么
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哲学家路易博朗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
扩展
又到夜晚,经历一天枯燥的网课生活后,整个人尽显疲惫。这已是在校上网课的第四周了,洗漱过后,躺在床上,看着仍坐在电脑屏幕前学习的室友,我打开了抖音。原来大数据也不是那么精准。我这么懒散的人,打开抖音第一个视频看到的居然是向阳而生的花海和那句文案“少年没有乌托邦,心向远方自明朗。”听着欢快又富有激情的配乐,一时兴起,情感泛滥。
突然记起上午才刚刚查过的乌托邦和象牙塔,晚上便再一次看到了,于是又去查,却发现当乌托邦这个象征虚无理想主义的词放在这句文案中居然变了意思,少年没有乌托邦,刚知道他的意思居然有点想笑,“少年没有完不成的梦想”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呢?看着文案,想着自己的经历,少年会真的没有乌托邦吗?闭了眼,过往的事会自动呈现在脑海里。
曾经的少年或许真的没有乌托邦。幼时无忧,少年不识愁滋味,12岁以前的那段时光,现在想来,像活在梦里,没有烦心的事,不用为学习去下苦功夫,有一群无话不谈的伙伴,青涩的喜欢写在脸上。生活明朗,万物可爱。现在想想,当年急于长大的想法竟成为现在来不及后悔的遗憾。如果真的有选择,我宁愿做个长不大的小孩。
12岁以后,远赴他乡求学,小小的身躯已然开始慢慢扛起压力,父母的期许,老师的教诲,和年少轻狂时心底的那股韧劲,推着少年前进,所幸付出有所得,少年在努力过后,名列前茅,考进了目标高中。
可少年的热情真的不会退却吗?这个问题无人能答。或许会,或许不会。我只是只是知道那个曾经一往无前的少年,步伐慢了,可能是无人督促,可能是力不从心,少年开始接连遇到滑铁卢,开始与命运进行漫长的拉锯战,慢慢的,他倦了,迷茫不知所措,他开始放飞自我,他变得懒散,懈怠,拖延,焦虑,浑浑噩噩度过高中,上一所看着还可以的大学,继续在大学里浑浑噩噩,虚度年华。有时他感到羞愧难当,想改变,却发现他只有三分钟热度,现实的冰冷浇灭了他的理想。他继续着毫无乐趣的生活,重复反复,好像某个作家笔下循规蹈矩的套着套子的人一般。迷茫,无助,不知所措。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现状,我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