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残奥会的吉祥物是谁创造的?

2024-03-01 00:00:00

吴冠英(1955.12.30——),男,广东中山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主要美术作品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北京中秋节形象大使“兔爷”、2013年癸巳年生肖(蛇年)邮票等。

奥会吉祥物设计方案的灵感来自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

吉祥物的特点

(一)诠释出丰富的北京残奥会理念和奥林匹克精神

牛,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牛的良好形象蕴含着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残奥会运动员奋发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残奥会 “超越、融合、共享” 的理念相契合。

牛,朴实、乐观、勤奋,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残奥会更倡导身体残疾的人们和健全人一样,享有在赛场上比赛的权利,并将这种精神延续到生活当中,做生活的强者,为社会的进步增添力量。

(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出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理念

牛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富有亲和力。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田园牧歌是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礼赞,牛的形象广泛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自然、舒缓、诗意的田园生活中,体现出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憧憬与希望。

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还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平安、祥和之意。

(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

设计方案吸收了中国民间版画、年画与玩具的造型与设计风格,并结合现代卡通造型的特点,体现了传统民族风格、大众情趣与时代气息的完美结合。

(四)牛的形象在国际上具有广泛认同性

牛是人类最早表现的动物,如法国拉斯科壁画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涧岩画中都有牛的形象。牛的形象正面,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认同。选择人类最熟识的动物形象作为残奥会吉祥物,有别于选取珍稀动物的传统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五)具有广阔的延展设计和市场开发空间

设计方案符合稳定性原则。它的基本形象适合体育项目造型与残奥会纪念品的搭配组合,也宜于绒毛、塑料等多种材质的开发。吉祥物纪念品可使用单一材质制作,也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结合形象特点进行组合制作。

残奥会起源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8年。当时,英国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一些热心于残疾人事业的知名人士,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组织了由轮椅运动员参加的比赛,称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1952年,荷兰退役军人也加入了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于是成立了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联合会,在英国的斯托克曼德维尔首次举办了国际残疾人运动会,当时只有两个国家的130 名运动员参赛。以后该赛事固定下来,每年都举办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至1959年,实际上已举行了8届国际残疾人运动会。

到了1960年,残疾人参加奥运会的呼声终于得到了响应。在这一年的罗马夏季奥运会之后,历史上首次残奥会正式召开,并且将残奥会和奥运会同年举办的传统延续了下来。当时,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 400 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罗马举行的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一直到了1976年的加拿大多伦多残奥会,这个赛事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了。当年一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16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残奥会。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称谓,一直到1984年才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