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官的简体是:罢官。
罢官的拼音是:bàguān。注音是:ㄅㄚˋㄍㄨㄢ。词性是:动词。结构是:罢(上下结构)官(上下结构)。
罢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罢官详细内容】
⒈辞官弃职。引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唐杜甫《立秋后题》诗:“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李坤》:“仕为粤东令,罢官不归,流寓山寺。”⒉免除官职。引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这的是功劳簿上无差误,射不着罢官也那卸职,射着的玉带上掛金鱼。”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程梦湘﹞宰湘阴未二年,以事罢官。”
二、网络解释
罢官罢官,是汉语中关于官职调动的一个词语,指的是辞官弃职,或者是免除官职,如明朝中期就有著名的海瑞罢官。
三、国语辞典
辞退官职。罢官[bàguān]⒈辞退官职。引《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弢甫闲谈,说起云南总督陆夏夫,现已罢官在家。」
四、其他释义
1.辞官弃职。2.免除官职。
五、关于罢官的造句
1、有的故事二三百字,信息量大;有的虽只是一句话,但寓意深刻,如第二部分中“福建巡抚在《瀛环志略》中说了外国制度几句好评,竟被弹劾罢官”。
2、父亲卢行滔,原籍河北范阳,因事罢官,被流放到偏僻的岭南地方。
3、林被罢官,黄率民团与贝勒展开恶斗。
4、时权臣童贯刚愎自用,鼓吹北伐,薛昌宋极力反对这种“轻启边衅”的盲目之举,因“忤贯”,被罢官除名。
5、印绶由官员随身佩带,除非因犯法、罢官等缘故例应追缴外,升官调职或告老病殁,都可带走。
6、唐代的隐士,是布衣入仕前的等待,也是读书人得第后或罢官后的选官的等待。
六、关于罢官的英语
dismissfromoffice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罢官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