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的国语辞典是:谢绝一切请托,按照己意独立处理公事。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赵禹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有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后多用作贬义词,指某人不接受劝告,固执己见,独断独行。清.袁枚《隋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一意孤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一意孤行详细内容】
⒈谓谢绝请托,按己意执法。后以“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引《史记·酷吏列传》:“禹(赵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絶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后汉书二·东汉尚名节》:“自战国豫让、聂政、荆軻、侯嬴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竞慕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茅盾《子夜》十:“说不定他一片好心劝杜竹斋抑制着吴荪甫的一意孤行那番话,杜竹斋竟也已经告诉了荪甫!”
二、辞典简编版
谢绝一切请托,按照自己的意见独立处理公事。后用以指不接受劝告,固执己见,独断独行。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赵禹传》。 【造句】做事要广采各方意见,一意孤行只会坏事。
三、典故
西汉时,太尉周亚夫有个属官叫赵禹。此人文笔犀利,廉洁正直。汉武帝对他极为赏识,便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参与制订国家法律。赵禹等人根据汉武帝的旨意,补充和修订了原有的法律条文,以约束办事的官吏。当时许多官员都请赵禹作客赴宴,希望他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回旋的余地,可赵禹从不作答回请。后来,赵禹等人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以限制朝廷官员。公卿们知道消息后纷纷去劝说赵禹,要他不要把法律定得太苛刻。谁知赵禹见了携带重礼而来的公卿们时,只是和他们天南地北地乱聊,根本不理会他们的暗示。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只好起身告辞。在他们离开前,赵禹又把礼物一一退还给他们。人们这才知道赵禹是个真正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他是否考虑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他回答说:“我这样拒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四、其他释义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五、关于一意孤行的近义词
执迷不悟 独断独行 以意为之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独断专行
六、关于一意孤行的诗句
一意孤行天地间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一意孤行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