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区的人们在正月初六这天也会吃驴打滚。驴打滚儿又叫豆面糕,是老北京着名的传统小吃之一,成品红、白、黄三色分明。因为最后的制作工序需要裹上黄豆面,就像郊野的野驴撒欢打滚儿时杨起的阵阵黄土,因此得名驴打滚儿。
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 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 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 黄豆粉香味儿。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
正月初六为什么叫做马日
农历大年初六为马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所以大年初六也叫“马日”。
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会开始真正进入工作,而因为自从进入正月以来,人们闲二中都不能打扫,所以久而久之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初六又叫占马,送穷鬼。传说穷神是姜子牙的妻子,人们为了防止春节期间穷鬼进家,门上挂红挂笺可以防她。不知什么时候,北京的穷神变成了男性,而且成了杠夫供奉之神。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
送穷的由来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