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谁提出

2024-02-29 00:00:00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费孝通提出的。

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征。“多元”与“融合”的内在关系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密不可分。

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避免割裂“多元”与“融合”的关系。多元格局的形成是一个将分散的多元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其中必然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是多元基层的一员,但在多元一体中起着凝聚作用。

费孝通 - 人物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年),中国社会活动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江苏吴江人。1930~1938年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和英国伦敦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此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长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著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 》、《乡土中国》等。1980年度获应用人类学会的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1982年12月被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1988年 获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奖。费孝通是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副主席 ,全国人大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费孝通 - 生平经历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1928年入东吴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

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在出国前,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时迷路,误踏虎阱,腰腿受伤,王同惠出外寻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伤愈后,回家乡农村休养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 ,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

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 。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1955年到贵州进行民族识别,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曾任国务院民族事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第六届中央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0年春费孝通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春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奖章,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费孝通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年费孝通获《大英百科全书》奖。曾在加拿大作《中国的现代化和少数民族》演讲。1992年费孝通发表《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收入自己80年代以来考察沿海乡镇企业的主要研究报告,就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在改革和国民经济中的位置提出了精辟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