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是第53个世界自然遗产。
因为2018年在巴林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另外,梵净山还是贵州继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之后的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是武陵山脉主峰,遗产地面积402.7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72.39平方公里,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据悉,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自然遗产评估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表示,梵净山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标准和完整性要求,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入选条件全部满足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梵净山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标准和完整性要求,保存了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梵净山成功申遗是联合国对梵净山自然遗产价值和保护管理工作的认可,也是中国着力构建生态多样性保护网络取得明显成效的缩影。
自然生态自然优美
梵净山原名三山谷,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是武陵山脉主峰,遗产地面积400多平方公里。
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云瀑、禅雾、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观,标志性景点有:红云金顶、月镜山、万米睡佛、蘑菇石、万卷经书、九龙池、凤凰山等。
动植物资源丰富
梵净山生态系统保留了大量古老、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更是亚洲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集中区域之一。梵净山有植物2000多种,动物800多种,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
梵净山国宝级的珍稀动植物以黔金丝猴和珙桐最有代表性。黔金丝猴为梵净山特有,其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被誉为世界独生子。珙桐则是恐龙时代的古老植物,地球上几乎消失殆尽,但在梵净山仍有十余片大面积的珙桐。
佛教文化修行圣地
梵净山的佛教文化兴盛。历代所修寺庙大小数百座,四大皇庵四十八脚庵最为著名,是西南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佛教已正式传入梵净山,西岩寺是贵州兴建较早的一座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