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天”俗称数九,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
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但缺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九九天有什么特点
总体来说就是昼短夜长,而且在开始的那一天白天时辰最少,而夜晚是最长的。《左传·僖公五年》记载道:“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从地理学上来说就是太阳刚好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阴影面积达到最大,受到阳光照射最少。因此也意味着进入了寒冷的冬季,大家靠数着“九”期待这样的日子快点过去,草木复苏的春季赶紧到来。不过其实从第一个九开始,其实白天就在慢慢变长了,因为太阳直射点也会慢慢北移。
九九天几九最冷
九九天三九、四九最冷,毕竟常言道三九四九冰上走。此时天气会最冷主要是因为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的影响造成的,而有些地理知识的朋友应该知道,冬至日的时候北半球地面接收到的太阳直射面积最小,此时得到的太阳热量也最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温持续下降,到三九四九的时候北半球地面的热量收支逆差达到最大值,再加上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自然也就成为了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了。
数九是属于哪个节气的开始:冬至
中国民间的“冬九九”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冬九九”又称“数九”,是我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冬九九”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即阳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