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蒸几分钟

2024-02-29 00:00:00

鲈鱼,中药材名。本品为鮨科动物鲈鱼的肉。功能主治为:益脾胃,补肝肾。治水气,风痹,并能安胎。①崔禹锡《食经》:主风痹瘀疰,面疱。补中,安五脏。可为G脍。②《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尤佳。③《嘉佑本草》: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④《本草衍义》:益肝肾。

动物学史

鲈鱼,初见于《后汉书・左慈传》。李时珍:“黑色曰卢;此鱼白质黑章,故名。” [2] 在体两侧的背缘常有黑色斑点,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故称为花鲈。

形态特征

背鳍Ⅻ-Ⅰ-13,略分离;臀鳍Ⅲ-7~8;胸鳍Ⅱ-15~16;腹鳍Ⅰ-5;尾鳍Ⅵ-15-Ⅴ~Ⅵ。侧线鳞 70~80。鳃耙外行7~8+15~16,内行6~7+12。椎骨16+19。

体长161~197.3毫米。体长梭状。中等侧扁,前背鳍始点处体最高;体长为体高3.7~4.2倍, 为头长3.1~3.2倍,为尾部长2.9~3倍。头亦侧扁;头长为吻长3.8~3.9倍,为眼径5.2倍,为眼间隔宽49~5.1倍,为口宽2.1~2.3倍。吻钝短。眼位于侧中线上方和头正中点稍前方。眼间隔平坦,中央微凸。前、后鼻孔紧互邻,前鼻孔距眼较距吻端近。口大,前位,下颌较上颌略长,有辅颌骨。前上颌骨能伸缩。上颌骨前端细;后端宽截形且外露,达眼中部下方。两颔、犁骨与腭骨有短绒状牙群。舌圆、薄、游离。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角处及下缘有4个辐状棘。鳃孔大,侧位,达眼后半部下方。鳃膜略连,不连鳃峡。鳃膜条骨7。有假鳃。鳃耙细长,最长的长于鳃丝,内行小突起状。角舌骨上缘有一深凹刻。腰带骨后腋突长大于宽。肛门位于臀鳍始点稍前方。

除口部与头腹侧外均被小栉鳞。模鳞长方形,后端稍圆凸且有椎状栉刺,鳞心距前端约为至后端3倍,向前约有6条辐状纹。背鳍基、臀鳍基有低鳞鞘。侧线1条,完整,前方高到尾柄为侧中位。

背鳍2,鳍基略连。前背鳍始于胸鳍始点略后方;第Ⅳ~V鳍棘最长,头长为其长2.3~2.7倍;后背鳍短,背缘斜形,头长为第3鳍条长2.2~2.5倍。臀鳍第2鳍棘最粗长,头长为其长2.4~2.5倍;第1鳍条最长,头长约为其长2倍。胸鳍侧下位,圆刀状,头长为第5~6鳍条长1.9~2.1倍,约达第7~8背鳍棘下方。腹鳍胸位,比胸鳍基位置稍靠后,左、右鳍间距约等于1眼径;头长为第l腹鳍条长1.8~1.9倍,远不达肛门。尾鳍钝叉状,微凹。

鲜鱼背侧灰绿褐色,稀疏散有不大于瞳孔的黑斑;向下色渐淡,腹侧白色。奇鳍灰黄色;背鳍有黑斑且上缘灰黑色。偶鳍淡黄色。虹彩肌灰色,内缘银色或黄色。

腹膜白色。胃发达。无幽门盲囊。肠有2个折弯,体长为肠长1.4倍。鳔圆锥状,前端钝圆而后端尖。

生活习性

花鲈是近岸浅海鱼类,性情凶猛,能在浅水中生活。渤海的花鲈每年3月下旬至4月游到近岸及河口索饵,产卵后则到较深水域的海区越冬。孵出的幼鱼在海区越冬,翌年春天幼鱼成群进入河口、内湾及近岸。在自然水域中。花鲈摄食以吞食活体动物为主。故属于肉食性鱼类。花鲈摄食的种类很多,其中以游泳动物为主,故也称为游泳动物食性的鱼类。花鲈摄食种类在一年之内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甚至各月之间的变化也非常明显。花鲈的成鱼和幼鱼的食物组成有很大差异。早期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食性转变后以小虾、小鱼和等足类为食,成鱼食物组成中主要是鱼,其次是虾。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海道、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朝鲜到雷州半岛以西。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在黄海流域仅见于济南以东黄河下游,沿长江曾见于江西省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