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出生之人属牛,此年在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为己丑牛年,在甲子纳音表中当属霹雷火,天干为己,五行当属土,地支为丑,五行当属土,故此年出生之人为土过旺。”
牛族
牛族(学名:Bovini):是偶蹄目、牛科、牛亚科下的一族动物,通常俗称为“牛”,共有5属。大多是大到极大的草食性动物。其中包括非洲水牛和美洲野牛,对人类非常重要的黄牛、水牛和牦牛。它们体质强壮,颈、肩或背部常具有由脊椎的背棘支持并有发达的肌肉而形成的隆起。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门牙和犬齿均退化,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胃4室,反刍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额骨的突起衍生出来形成的对称骨枝,不分叉,内部空心,外被可脱落的角鞘,套在骨质的角心上,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长;一般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且不更换角鞘。
栖息地在很大程度上随物种不同而异。可以在大草原、稀树草原、湿地、热带雨林和温带森林等生存。除了生活在北美的野牛居住在开阔平原和居住在山地以外,所有野牛物种都居住在树木繁茂或森林茂密的地区。野牛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它们积聚成群,有些族群甚至可以聚焦成百上千头。这些畜群通常由雌性和牛犊组成,通常,较大的和有经验的公牛往往单独活动,仅在繁殖季节出现混群。牛族动物是专性草食动物,在开阔的草原生境中觅食。作为全草食草动物,它们会消耗高纤维的植被,其中所含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比森林动物要多。分布于北美,欧亚大陆和非洲。
动物学史命名
1821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分别描述了“牛科”(Bovidae)、“牛亚科”(Bovinae)和“牛族”(Bovini)。牛族的学名“Bovini”一词是拉丁语前缀bos(写为bov-,它来自bovinus的拉丁语)和后缀-ini的组合,表示其在“族”中的排名。
迁徙
野生牛属于牛亚科,也包括薮羚族林羚属的9个物种和分布在亚洲的2种四角羚和大蓝羚。各族之间的关系在有关其系统发育的研究中各不相同。大多数分子研究支持牛亚科分为2个族即牛族和薮羚族 。这也有一些形态学支持,最明显的是这两类都有带蒂的角核。
已知最早的野生牛起源于中新世晚期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亚洲。这不仅得到化石记录的支持,而且南亚是地球上野生牛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东南亚的中南大羚是最基本的生物物种。在某些地方大约在1370万年前,三个亚族分化之后的某个时刻,野生牛从亚洲迁移到非洲,在那里它们已经分化成许多物种。在上新世时期,一些野生牛从非洲离开,进入欧洲,在那里它们进化成耐寒,适应寒冷的物种。在冰河时期,野牛的祖先曾两次从欧亚大陆通过白令陆桥在北美移居,第一次是13.5万至19.5万年前,第二次是2.1万至4.5万年前。
分类
基于核糖体DNA、染色体分析、常染色体内含子和线粒体DNA的大多数系统发育研究已经恢复了“牛族”的三个独特亚族:中南大羚亚族(仅由中南大羚代表)、水牛亚族(由非洲水牛属和水牛属代表)和牛亚族(由野牛属和牛属代表)。根据化石记录和分子研究,大约137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水牛亚族和牛亚族已经从一个共同的祖先中分化出来。
分类群的数量及其相互之间的进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有一些证据表明,不同种类的野生牛之间发生了古代杂交事件,妨碍了它们之间关系的任何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