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为:营及营以下一般是三三配置
团及以上有三三配置(较少),有五五配置(普遍是这种配置)。
补充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部队分散于各革命根据地,组织规模不同,编制装备不一,一般按军团、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的原则编制。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明显改善。1948年11月,全军实行统一的编制,纵队改称军,军之上设兵团,其下统一按师、团、营、连、排、班序列和“三三制”原则编制。
军队中,班组是最基层的作战单位,一般也就8-10人,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班长都是由士官担任的,除非未授军衔的部队例外。
士官,既不是军官,也不是普通士兵,而是高于普通士兵的士兵中的指挥官,班长这个基层带兵的角色,一般是由职业士兵担任,由晋升为下士、中士或上士的士官担任。
各国军队,班是最小的有组织的作战单位,在一般情况下,上面提到了一个班的人数也就9-12个人,其中,包括了一名班长和一名副班长,由正副班长负责自己班的一切事务。
军队的管理制度中,不管作战单位大小,都是一视同仁,从最小的作战单位班开始,尽管一个班不过9-12人,但也配备正副两名班长,中外军队没什么区别,不管一个班最终编制有几人,但正副两名班长的配置都是必须有的。
班长的职责,无非就是带领全班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完成作战任务和军事训练,作为离战士最近的管理者,同时自己也是一名士兵,能从战士的角度考虑问题,协助最基层的军官排长完成管理工作,在技术层面还能帮助和指导排长,是基层管理不可或缺的角色,显然班长是中(少)尉排长的好助手。
通常情况下,由班长主外,副班长主内,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打仗时包括平常的军事训练等,都是有班长负责的,所以貌似班长非常严厉,对士兵的作战和训练要求很严格。
而副班长主管内务比较多,执行军队内务条例,做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貌似比较和蔼可亲,当兵的都感觉副班长好说话,中外军队概莫如此,实际上是班长和副班长各自工作责职不同所致。如果班长临时有事,那就班副代替班长责职,也防止了没人全班主持工作的情况,其实这种两人合作的方式,也能防止出现一些纰漏,正副班长制特别是战争年代。
反映战争年代的影视剧中,战斗班班长,大都是稍微年长,且战斗经验丰富的军人来担任,常常就是一个胡子拉渣的老班长形象,但却爱兵如子,战时身先士卒,是士兵的好榜样。
特别是连队炊事班的班长,几乎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没有五十岁,也有四十岁了,看来军队对伙食非常重视,伙食就是连队的战斗力。
一个满编状态的炊事班,要供应一百几十号人连队的饮食,确实不能马马虎虎,以防敌特搞破坏,在饮食中下毒,所以必须要有政治觉悟高经验丰富且年纪稍长的人当炊事班长,严格把控全连的伙食。
部队
部队(army)是指军队中团及团以上建制单位的通称。军队中团及团以上建制单位的通称。授予番号、代号、军旗,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作战和战斗、勤务保障单位。也泛指军队。
军队中团及团以上建制单位的通称。授予番号、代号、军旗,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作战和战斗、勤务保障单位。也泛指军队。部队按军种分,可分为陆军部队、海军部队、空军部队等;按兵种分,可分为步兵部队、炮兵部队、装甲兵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歼击航空兵部队等;按任务分,可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卫戍部队、边防部队、守备部队等,也可分为战斗部队、战斗保障部队、后勤和装备保障部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