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的女性朋友都会为了脸上长斑而烦恼。脸上长斑不仅影响心情而且脸上长斑有可能存在着隐患,那么,脸上长斑是什么原因?脸上长斑怎么办呢?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导致脸上长斑的原因有哪些吧。
1、不做好防晒措施
当大量的紫外线直接辐射人体皮肤时,为了避免皮肤细胞被氧化,人体分泌出大量黑色素来保护,从而导致色素沉淀形成黑斑。
紫外线照射能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使黑素细胞增殖和活性增加增强,使黑色素合成加速,引起颜面部色素沉着。
建议:容易患黄褐斑的人士尽量减少外出晒太阳或加强防晒,如撑遮阳伞或外涂防晒霜,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尤其是夏天)在阳光下暴晒。
2、滥用不良化妆品
有些女性长年大量使用化妆品。化妆品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如防腐剂、杀菌剂、金属、色素和香料等,长时间积累起来的有害成分可导致一系列皮肤病,黄褐斑就是其中的一种。长期使用不良化妆品后果更加严重。
建议:女性尽量少化妆,或者选择含天然或有机成分的化妆品。
原料雪梨100克,甘蔗200克,葡萄300克,蜂蜜100克。制作将雪梨、甘蔗、葡萄洗净搅汁去渣,与蜂蜜混合装瓶备用。早晚各吃10毫升,用开水兑。功效清肺热,滋五腑六脏。适用于面部灰暗、黑斑、雀斑。
3、抽烟喝酒、经常熬夜、电脑辐射
抽烟喝酒,长时间对着电脑,作息时间颠倒,或者睡眠时间长期不足,都可促发黄褐斑的形成。
建议:少抽烟喝酒,避免长时间对着电脑以及经常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4、心理压力过大
长期承受压力,人体新陈代谢会减慢,皮肤所需的营养供应不足,色素细胞反而会更加活跃,黄褐斑就越长越多。
建议: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忧愁,选择有效的减压措施,如运动、听音乐、找人倾诉等,这些都有助于黄褐斑的防治。
吃薏苡粥:原料猪肾1对,山药100克,粳米200克,薏苡仁50克加水适量。制作猪肾去筋膜、臊腺,切碎,洗净,与去皮切碎的山药、粳米、薏苡仁、水一起,用小火煮成粥,加调料调味即可。分顿吃。功效具有补肾益肤功效。适用于色斑、黑斑皮肤。
5、怀孕
女性在怀孕3-5个月时容易出现黄褐斑,故又名“妊娠斑”。面部色素沉着原因可能是雌激素与黄体酮联合作用,刺激黑色素细胞,孕激素促进黑素体的转运和扩散,增加黑色素的生成。
建议:妊娠引发的黄褐斑大多在产后渐渐消退,不必太担心。
6、患慢性疾病
大多数女性患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均可造成黄褐斑,这些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另外,慢性胃肠疾病、甲亢、肝病、结核病、肿瘤等也可引发黄褐斑。
建议: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吃羊奶羹:原料羊奶250毫升,鸡蛋2个,冰糖50克,清水适量。制作清水将冰糖煮溶,倒入羊奶煮沸,打入鸡蛋,搅拌均匀煮沸,即可食用。可常期食用。功效补中气,益六脏,滋润肌肤。适用于面部黑瘦灰暗、黄褐斑、雀斑。
7、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氯丙嗪、苯妥英钠、冬眠灵、安体舒通等均可诱发黄褐斑的发生,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另外,口服避孕药者也容易发生黄褐斑。
在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当中,无论是连续服用还是间断服用,黄褐斑的发病率均在29%左右。
建议:由药物诱发黄褐斑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必要时应换用其他药物。
脸上长斑怎么办
控制脸上斑点——防晒
其实道理很简单。人的皮肤之所以会长出雀斑,就是因为皮下色素的堆积聚集。而皮下色素想要聚集,其中绝对少不了紫外线的作用。因此想要让脸上不再出现斑点,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晒。
防晒的具体措施有很多。首先可以尽量减少外出次数和户外活动的量;如果无法避免出门,可以在脸部涂抹防晒效果好、防晒指数高的乳液;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出门时佩戴遮阳帽或撑把遮阳伞。这3项防晒措施如果都做到了的话,你的脸上尽量避免再出现任何的斑点。
减少脸上斑点——护理
女人的美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化妆;第二部分是打扮;第三部分就是护理了。因此只要对皮肤好好的进行护理,1/3美女即可诞生。目前市面上效果较好的美白雀斑面膜往往价格都比较昂贵,而一些效果特别显着的面膜又往往治标不治本,今天雀斑没了明天却有出现了。因此想要持久而彻底的去除脸上斑点,不妨试试经济又实惠的自制美白雀斑面膜。
面膜配方:把纯鲜牛奶(最好是脱脂的)带入小碗,放入一粒压缩面膜纸浸泡其中。再去一粒维生素E胶囊,将其中的维生素E滴在面膜纸上。这样浸泡5分钟后,将面膜纸取出、摊开,敷于脸部。等到面膜纸半干时,将面膜取下。洗净脸部即可。
摆脱脸上斑点——饮食
我们先从外在进行调理,身体外部的护理做好了,想要彻底解决脸上长斑这一问题,还要从身体的内部调养同时着手。在生活中我们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忌吃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饮食方面尽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结语:相信大家通过文章的阅读知道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脸上长斑的吧,当大量的紫外线直接辐射人体皮肤时,为了避免皮肤细胞被氧化,人体分泌出大量黑色素来保护,从而导致色素沉淀形成黑斑。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做好防晒的措施,在饮食上面做好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