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执掌宰相职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洪武十三年,即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下令废除了中国已经实行了1500多年的宰相制度,并在他的皇铭祖训中特别明确地规定,如果后代有人敢再建议重新设立宰相的话,就要治之重罪。
短暂消失
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宰相是“百官之长”,是辅佐君主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执政官的泛称。“宰”是主持之意;“相,助也”,原为“辅佐”、“襄助”之意,后引申为辅助君主管理政事者。作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执政官,明朝其实并未废除宰相制度,而只是曾有过短暂消失而已。
宰相不等于丞相
宰相制度起源较早,是从商、周时期的家臣宰职演变而来,彼时实行以王位首的等级贵族联合专政政治制度,通常由巫史和公卿等贵族担任君王的顾问,参与决策,协助管理国事,例如商朝的伊伊便曾为相,而西周时期的周公也曾任太宰。
春秋以后,王室衰微,世卿世禄制逐渐崩溃,一些国君为抑制贵族擅权,于是起用地位较低的家臣或士大夫管理国家政务,例如齐桓公时期的管仲,此后各国陆续设置相职,但各国相职的官称不一,楚国称“令尹”,宋国称“大尹”,吴国称“太宰”,齐国称“相”。战国时,中央集权官僚体系逐渐形成,各大国普遍建立宰相制,例如魏、韩、赵的“相邦”,楚国的“令尹”,秦国的“大庶长、大良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建立中央集权统治,设置丞相职位,此时的丞相便是宰相。汉承秦制,延续了丞相的设置,不过在汉初时丞相只是作为相国的助手出现的,而到汉武帝时期,于内廷设尚书台,此后政务逐渐转为内廷。这一时期,相国、丞相、尚书令其实都是宰相。
补充资料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丞相就是宰相。
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区别:与丞相(官职名)并非一个概念。丞相只有在掌握决策权时,才能被称为宰相。像在明朝时期的比较有权力的内阁首辅等,有时也被称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