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夹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2024-09-15 19:06:50

梵夹的汉语大词典是:亦作“梵荚”。亦作“梵筴”。(1).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唐李贺《送沈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王琦汇解引唐杜宝《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三年》:“又于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录梵夹。”胡三省注:“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清赵翼《祥符寺》诗:“前朝留梵荚,签轴至今縢。”自注:“寺有宣德中所颁全部藏经。”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宋时西域取经故事》:“北天竺僧天息灾与施护,各持梵筴来献,此宋时取经故事也。”(2).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宋王巩《闻见近录》:“国书严奉,未有如玉牒者。祖宗以来,用金花白罗纸,金花红罗褾,黄金轴。神宗时,诏为黄金梵筴,以轴大难披阅也。”。

梵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梵夹详细内容】

1.亦作'梵荚'。亦作'梵筴'。2.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叠,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3.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梵荚”。亦作“梵筴”。⒉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引唐李贺《送沉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王琦汇解引唐杜宝《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三年》:“又於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録梵夹。”胡三省注:“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清赵翼《祥符寺》诗:“前朝留梵荚,籤轴至今縢。”自注:“寺有宣德中所颁全部藏经。”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宋时西域取经故事》:“北天竺僧天息灾与施护,各持梵筴来献,此宋时取经故事也。”⒊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宋王巩《闻见近录》:“国书严奉,未有如玉牒者。祖宗以来,用金花白罗纸,金花红罗褾,黄金轴。引神宗时,詔为黄金梵筴,以轴大难披閲也。”

三、网络解释

梵夹梵夹亦作“梵荚”。亦作“梵筴”。

四、综合释义

亦作“梵荚”。亦作“梵筴”。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唐李贺《送沉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王琦汇解引唐杜宝《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三年》:“又於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録梵夹。”胡三省注:“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清赵翼《祥符寺》诗:“前朝留梵荚,籤轴至今縢。”自注:“寺有宣德中所颁全部藏经。”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宋时西域取经故事》:“北天竺僧天息灾与施护,各持梵筴来献,此宋时取经故事也。”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宋王巩《闻见近录》:“国书严奉,未有如玉牒者。祖宗以来,用金花白罗纸,金花红罗褾,黄金轴。神宗时,詔为黄金梵筴,以轴大难披閲也。”梵夹[fànjiā]

五、关于梵夹的成语

夹七夹八  梵册贝叶  梵呗圆音  缠夹不清  夹枪带棒  夹板医驼子

六、关于梵夹的造句

1、古籍材料从甲骨、石头、竹木、绵帛到后来的纸张,其装订形式也从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而至后来普遍流行的线装。

2、纸书出现后,大致流行过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形式。

3、二是引入了印度梵夹装叶的概念,促进了书籍由卷轴装向册叶装的过渡。[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145837/]

4、二是引入了印度梵夹装叶的概念,促进了书籍由卷轴装向册叶装的过渡。[https://www。chazidian。com/zj-145837/查字典造句]网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梵夹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