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为什么就业难
1、赶不上国内招聘季
赶不上国内招聘季,错失良机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招聘期在8月到12月之间,面向的是应届生,也就是正在上大四的学生。而海归一般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6月,少部分是12月等。哪怕6月毕业的一般也不会立即回国。所以对于海归来说,首先回国找工作能不能被当做应届生对待是一个很多人忧虑的问题,其次就是很多海归都会错过校招期(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开启了海外招聘流程,在海外投国内工作因为不能参加笔试面试等,很多机会都错过了),且这些人也很少会有机会或经历去各个学校参加校园宣讲会招聘会等,所以在时间点和资源的角度来说,海归都是弱势群体。
2、缺乏相关工作经历
大多数人的脑子里毕业的方向就是考研(课程)/保研、留学、公务员(课程)或找工作,殊不知留学或读研只是一个找到更好工作的方式而已,这些都是过程和手段,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很多海归硕士项目不超过两年,要保证高GPA,还要做项目等等,大多精力已经被耗光,无暇去做职业上的准备,比如实习等等。而实习经历反而是找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对比于很多名校生在本科的时候专注于积累实习经历的,海归就又有了一个决定性的劣势。如果仅有的几个假期也没有好好利用,国内国外的实习经历。
3、国内很多HR只了解海外名校
海归能力层次不齐,而且除了哈佛、斯坦福等名校,其余的好学校大多时候国内企业的HR并没有那么了解,而且一些海外项目、课程设置等和国内的完全不同,对于不了解的领域HR很难做比较或判断。所以如果是要去投行或咨询等比较高端的公司,海归其实还是有明显优势的,他们的付出和经历也可以被比较公平的衡量和比较。
扩展
利用留学机会丰富完善自己
“对于海归而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海外留学机会。”韩楠林说,“如果条件允许,海归毕业后可以先在国外实习一段时间。另外,在国外要全方位地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都青睐具有独立能力的人。”
总之,海归要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沈杰拿自己举例。他是做技术的,而做技术的人的特点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当然其中也不乏专才。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专才”越来越受欢迎。中国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是还处于过渡阶段。海归回到国内,哪怕薪资待遇一样,但由于环境、资源等因素变化,整体感觉待遇还是下降了。这也造成了部分海归的心理落差。
沈杰强调:“海归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以为去了国外几年,自己就什么都强上来了。”国内外的环境落差是客观存在的,海归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尽快适应。只要朝着既定方向努力,调动潜能,发挥优势,海归就一定能在祖国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