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见耳闻的近义词是:目击耳闻。
目见耳闻的拼音是:mùjiàněrwén。注音是:ㄇㄨˋㄐ一ㄢˋㄦˇㄨㄣˊ。词性是:成语。
目见耳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目见耳闻详细内容】
⒈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引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周邦彦为何知得这等亲切,似目见耳闻的一般。”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以上各条,皆目见耳闻,访之贤父老,虽未必尽合机宜,可採者当亦不少。”亦作“目击耳闻”。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我又愿意知道一点十七年前的三月二十九日的情形,但一时也找不到目击耳闻的耆老。”
二、国语辞典
亲自看到、听到。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也作「耳闻目见」。目见耳闻[mùjiàněrwén]⒈亲自看到、听到。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也作「耳闻目见」。成语解释目见耳闻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亲自看到?听到。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亦作「耳闻目见」。
四、出处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五、关于目见耳闻的成语
耳闻不如目见 耳闻目见 目见耳闻 目不忍见,耳不堪闻 耳闻眼见 耳闻不如眼见
六、关于目见耳闻的造句
1、失望之余,海晨也盯着廖东风的脸,而廖东风却没有察觉,海晨从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知道他没有扯谎,只是没有目见耳闻,一面之词好像站不住脚。
2、官虽目见耳闻,不啻司空见惯,置诸不理,盖修路之政久废矣。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
4、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目见耳闻,不少诗词歌赋……
5、心中横亘着一些人和事,那是我从记事起就断断续续地从目见耳闻中拼凑出来的。
6、认识来源于认识主体的目见耳闻。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目见耳闻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