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势的国语辞典是:比喻三方面分别对立的局势。鼎足之势[dǐngzúzhīshì]⒈比喻三方面分别对立的局势。引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吾欲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成语解释鼎足之势。
鼎足之势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鼎足之势详细内容】
鼎:古代三足两耳的炊具。比喻三方面分立相互抗衡的局势。
二、网友释义
鼎足之势dǐngzúzhīshì,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三、辞典修订版
比喻三方面分别对立的局势。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吾欲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
四、其他释义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五、关于鼎足之势的词语
鼎足之势 鼎鼎 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 鼎鼎有名 大名鼎鼎 鼎鼎大名
六、关于鼎足之势的造句
1、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2、此时余博、李露和陈正三人,背靠背呈鼎足之势,彼此正好将身后空挡挡住,不必担心身后有丧尸袭来,可以专心致至的对付面前的丧尸。
3、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已形成。
4、赤壁之战决定了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
5、最后三个柱国大将军各据一方,各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建起三个新国家,将原来的千机国瓜分蚕食,形成鼎足之势。
6、敌必以为我据羌寨而守之,必再发重兵围剿,我军则暗渡陈仓,绕道入川,摔开敌军,袭取四川州城,扩军备战,凭四川天险而持之,则可成鼎足之势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鼎足之势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