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吃什么

2024-02-29 00:00:00

摇元宵和包汤圆

元宵和汤圆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主要区别于制作工艺,北方是摇元宵;南方则是包汤圆。

据《明会典》记载:永乐时期,明宫里“上桌按酒四,果子茶食小馒头菜四色,粉汤圆子一碗,酒三钟(盅)”。到了清代,在宫廷档案等史料中关于制作元宵、汤圆的记载丰富起来。由于内务府下属的御茶膳房专门管理宫廷膳食,所以承办节日食用的元宵之事自然也就让御茶膳房负责了。皇帝不仅会在元宵节前后食用元宵,还会将元宵作为恩赏赐予臣工,所以备办元宵是宫廷里的一件大事。清宫元宵制作考究,用料精良,外裹高丽江米粉,馅料为盆糖(日本产高档白砂糖)、奶油与桃仁。据档案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御茶膳房制作元宵达两万个,用高丽江米162石。

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记载了萝卜汤圆和水粉汤圆的做法。萝卜汤圆的制作工艺为:先将萝卜刨丝,滚熟去臭气。萝卜丝微干后加入葱、酱扮于粉团之中作馅,再用麻油灼之,汤滚亦可。从此做法来看萝卜汤圆是味道有些咸的油炸汤圆。水粉汤圆的制作工艺则是:先用水揉和糯米粉,“滑腻异常”,再用松仁、核桃、猪油、糖作馅或嫩肉去筋丝,捶烂加葱末、秋油作馅亦可。由此可见,水粉汤圆将泡好的糯米磨粉,既可以制成甜甜的果仁白糖馅,也可做成咸咸的猪肉馅。

清代史籍中亦有记载:汤圆有甜、咸两种,甜者用糖皆为黄砂糖,用白砂糖者甚少,其馅取“落花生或芝麻焙香和捣为之”;咸者加盐,其馅取豆腐焙干碾碎,“切香菜或肉屑为之”。笔者在该记载中发现,民间制作汤圆多用黄砂糖,也是因为白砂糖价格昂贵,只有宫廷才用得起如此贵重的食材。

上元节的风俗文化

闹花灯是上元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无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