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的拼音是什么

2024-09-14 21:42:40

大公报的拼音是:dàgōng。

大公报的注音是:ㄉㄚˋㄍㄨㄥㄅㄠˋ。词性是:名词。结构是:大(独体结构)公(上下结构)报(左右结构)。

大公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大公报详细内容】

日报。1902年6月,英敛之创刊于天津。1916年售于王郅隆。1926年由胡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接办。先后出上海、汉口、重庆、香港、桂林等版。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改组为《进步日报》,后与上海版合并,于1956年10月迁北京,1966年9月停刊。香港版《大公报》继续出版。大公报[dàgōngbào]⒈日报。1902年6月,英敛之创刊于天津。1916年售于王郅隆。1926年由胡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接办。先后出上海、汉口、重庆、香港、桂林等版。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改组为《进步日报》,后与上海版合并,于1956年10月迁北京,1966年9月停刊。香港版《大公报》继续出版。

二、网络解释

大公报(大公报)大公报是中国近代报纸。

三、网友释义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报纸。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初由天主教徒柴天宠、主教樊国梁、法公使鲍渥等集资筹办,宗教色彩比较浓厚,曾受法国势力的干预。创刊后,由英敛之(名英华)任总理,方守六任主笔。以“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宗旨,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外来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著称。特别是与慈禧手下炙手可热的袁世凯顶撞抗争了十几年,名满全国。1916年9月,报纸售予王郅隆,政治上趋近北洋政府安福系和日本,销数大落,到1920年每天只印几十份,1925年11月27日停刊。1926年6月,天津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出资5万元,邀胡政之、张季鸾...

四、国语辞典

民国前十年(西元1902)​由英歛之创办于天津的报纸。民国十五年,由张季鸾主笔政,成为当时最有权威的日报。西元一九四一年荣获米苏里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大陆沦陷,上海与天津的大公报,先后停刊,而目前香港的大公报,则为中共所有。

五、关于大公报的成语

报喜不报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报还一报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报冰公事

六、关于大公报的词语

大公报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一报还一报  报喜不报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大公报的详细信息